富平县

富平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属渭南市所管辖。地处北纬34°41′~35°06′,东经108°57′~109°26′。因取“富庶太平”之意而得名,是华夏文明极为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人类文明尚处蒙昧的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就曾采首阳之铜铸鼎于县南荆山之巅,当大禹统理天下之后,又浇铸象征最高权力的九鼎于此,故富平自古即有“关中名邑”的美誉,并因此而扬名天下。总面积1241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81万,为陕西第一人口大县。富平交通优越、物产丰富、文物古迹众多,全县南北长47千米,东西宽34千米,东邻蒲城、渭南市城区,南接西安临潼区、阎良区,西连耀州区、三原县,北依铜川市。境内有G5京昆、西禹、富闫高速公路和106省道,咸铜、西韩两条铁路通过,交通便利。是全国著名的“墨玉之乡”、“石刻之乡”、“陶艺之乡”、“奶山羊之乡”、“柿子之乡”、“柿饼之乡”、“琼锅糖之乡”。属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部分。
地名由来:三国魏移置于今县西南,仍沿旧名。后屡经迁徙,元移今治。
【行政区划】
2015年,富平县辖1个街道、14个镇:城关街道、庄里镇、张桥镇、美原镇、流曲镇、淡村镇、留古镇、老庙镇、薛镇、到贤镇、曹村镇、宫里镇、梅家坪镇、刘集镇、齐村镇、。
杜村镇、 车站社区,望湖社区,宝塔社区,渭化社区,陶艺社区,富华社区,渭运社区,书店社区,杜村,南韩村,东化村,莲湖村,连城村,卧龙村,尖角村,集新村,迤山村,谢村,肖华村,留招村,褚塬村,王旦村,姚村,新庄村,东渠村,向阳村,褚田村
庄里镇 庄里镇居委会,庄南村,西关村,庄北村,永安村,元陵村,中山村,黄窑村,王庄村,三庄村,双岭村,张唐村,南午村,神芝村,凤凰村,六联村,山西村,长春村,侯家村,友谊村,三条村,谷张村,杨树村,丑家村
张桥镇 东街村,苏吴村,甘井村,北庄村,铁门村,南坪村,永庆村,巨贤村,三合村,原李村,原马村,念前村,华张村
美原镇 美原村,党里村,三联村,晨光村,联友村,吴村,八联村,赵村,三星村,城西村,仁合村,雷北村,团结村,盘龙村,涧北村,鸿雁村,利惠村,杨尧村,金粟村,小峪村
流曲镇 流曲村,北耕村,东川村,大岗村,藏村,炭村,梅家庄村,簸掌村,五里墩村,顺义村,由典村,昌宁村,丈八村
淡村镇、 淡村,瓦窑村,古西村,中和村,荆川村,荆塬村,都村,石桥村,东盘村,西盘村,禾塬村
王寮镇 双杨村,南董村,太平村,孙村,仵新村,纳衣村,兴户村,军寨村,卤川村
留古镇 街东村,街西村,程郑村,孝义村,汝林村,皇甫村,三寨村,郭乔村,南川村,高堂村,贺兰村,西河村,联合村,义合村,吕兰村,惠刘村,大众村
老庙镇 老庙村,孟家村,尹家村,上河村,河绕村,东刘村,笃祜村,曹家村,东于村,南昌村,新店村,兰山村
薛镇 薛镇村,宏化村,盘石村,两门村,北李村,安党村,前坡村,王马村,雷家村,湘子村,沟龙村,韩村,杨范村,湾里村,铁炉村,新丰村,十二盘村,红火村,山桥村,武岭村,青兰村
到贤镇 到贤村,盖村,新合村,西仁村,东仁村,庄镇村,纪贤村,三义村,西城村,惠店村,忽家村,姜义村,新移村
曹村镇、 土坡村,大贾村,大渠村,西头村,周家村,太白村,陵前村,邹村,招贤村,尚书村,红河村,马坡村,贾坡村,宝峰村,小贾村,曹村
宫里镇 桥北村,桥南村,大樊村,仇石村,齐村,董村,北陵村,南陵村,三凤村,凤西村,涧头村,雷村,党沟村,沟北村,庄科村,前进村,风口村
梅家坪镇 洪水村,十八坊村,赤兔村,车家村,五一村,新安村,王湾村,白马村,庙沟村,岔口村,北杨村,文昌村
刘集镇 街南村,街北村,胜光村,双王村,大张村,十字村,尹村,张北村,新兴村,龙泉村,永合村,二合村,吕当村,施家村,王家村,卤泊村,西胡村,曹管村,安平村,高庙村,川河村,北甫村,黄塬村
齐村镇、 涝池村,西陵村,支沟村,石科村,横坡村,方井村,义门村,桥西村,和平村,安乐村,董南村,杨村,三合村,街子村
南社乡 亭子村,竹园村,张王村,肖郭村,湾渡村,教场村,解放村,南社村
华朱乡 华朱村,何仙村,下庙村,旧县村,闫村,赵坡村,优东村,优西村,锦川村,顺阳村,怀阳村,双义村,页坡村,刘坡村,杨坡村,东新村
东上官乡 上官村,牛村,皂角村,元良村,余湾村,五星村,北里村,定国村,咀头村,焦村
峪岭乡 北峪村,漫町村,店上村,烟峪村,清峪村,岳白村,高塬村,三尺村,塔北村,木林峪村,贾沟村
底店乡 底店村,下庄村,草滩村,瓦李村,康庄村,下沟村,九龙村,达坡村
小惠乡 小惠村,牙道村,忠惠村,樊家村,西村,果坊村,石灰道村,田村
白庙乡 白庙村,长青村,柴峪村,小塬村,靳家村,杨家村,程卢村,大王村,东沟村,南沟村,中沟村,郭家村
觅子乡 觅子村,西吕村,别家村,木匠杨村,新上官村,官杨村,铁佛村,东康村,兴武村,三河村,园林村
【历史沿革】
县因“富庶太平”而得名。公元前7世纪末,周平王移都洛邑,将迤山(今县境西南瓦窑头原畔一带)划辖秦国。
秦厉共公二十一年(公元前456)始在频山以南设置频阳县治(故址在今美原镇古城村,一带)。秦统一全国后,频阳县属内史。
西汉高帝时频阳县属河上郡;另于县境南部设置怀德县(故址在今城关镇怀阳城附近),两县均属内史。景帝时两县同属左内史。武帝时两县归属左辅。新莽时两县属列尉大夫。
东汉并怀德县入频阳县,属左冯翊。西晋富平县治自彭原界(今甘肃省庆阳地区西南)徙于怀德故城,与频阳县并存。
前秦在频阳县境内设置土门护军(故址今薛镇镇土木坊)。
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撤土门护军,将其辖地并入同官县(今铜川市),迁北地郡至泥阳县所属通川(今流曲镇);又并泥阳县于富平县。景明元年(500)废频阳县并析同官县之一部于旧址置土门县(今薛镇镇),隶北地郡。
西魏大统五年(539)徙富平县治于石川河北岸(今城关乡古城村,一带)。废帝三年(554)改北地郡为通川郡,以富平县属宜州(今耀县)。
北周闵帝元年(557)于富平县中华原置中华郡(故址今城关乡石佛原一带),富平县属中华郡。建德四年(575)废中华郡,富平县改属左冯翊。
隋开皇三年(583)富平县改属京兆郡。大业二年(606)土门县废入华原县(今铜川市耀州区),属京兆郡。义宁二年(618)复设土门县,属宜君郡。
唐武德元年(618)置富平道,归骠骑车骑统辖;旋改富平道为玄武军。贞观十七年(643)废土门县。咸亨二年(671)析富平、华原、蒲城各一部于土门故址东北侧置美原县(今美原镇)。天授元年(690)美原县隶于宜州。大足元年(701)美原县改属雍州。开元年间(712—741)徙富平县治于义亭城(今城关镇旧县村,一带),属京兆府。贞元四年(788)定富平县为赤县(即由京城直接治理的县),旋升县为州。天佑二年(905)于美原县置鼎州,隶属耀州(二州不同级)。五代后梁恢复美原县,仍属耀州;贞明元年(915)改鼎州为裕州,隶属崇州。后唐复以富平县改属耀州,美原县初属同州,继属耀州。
北宋元佑三年(1088),二县同属永兴路京兆府耀州。金天会九年(1131)金人以富平、美原二县赐齐(金人立刘豫为齐帝,建都大名)。天眷元年(1138)两县同归南宋。天眷三年(1140)复由宋入金。皇统二年(1142)省富平县入美原县,隶属耀州。蒙古军南下后,析美原县南部地于义亭城复置富平县,同属耀州。至元元年(1264)省美原县入富平县成今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徙县治于窑桥寨(今城关镇莲湖),属西安府。明、清属西安府。
民国初(1914),废府州厅制,富平县属陕西省关中道。1928年直属省。
1934年属陕西省第十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咸阳),1948年改属第三行政督察区(专署驻耀县)。
1949年5月4日富平解放。县人民政府成立后,归属三原分区。  1950年5月属咸阳专区。
1953年1月改属渭南专区。
1956年10月直属陕西省管辖。
1958年12月,富平县并入铜川市。
1961年8月从铜川市划出恢复富平县制,复属渭南专区。
1969年后属渭南地区。
1970年5月13日,富平县治从老城区迁至新城区(窦村)人民路北端。
1994年末属渭南市。
1949年5月解放后,全县设13区96乡2市。
1950年4月调整为10区97乡两个街。
1956年全县设4区30乡,辖266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富平县并入铜川市,铜川市在原富平县境内设5个公社36个管区。
1961年9月恢复富平县后,全县设5个区,25个公社,326个生产大队,1816个生产队。
1975年撤销区级建制。1982年全县设2个镇、30个公社,329个生产大队,2064个生产队。
1984年政社分设,撤销公社、大队、生产队,实行乡(镇)、村建制。
1990年,全县设窦村,庄里、张桥、美原、流曲5镇和赵老峪、峪岭、底店、薛镇、老庙、雷古坊、雷村、白庙、小惠村,曹村,到贤、宫里、长春、洪水、齐村、庄里、觅子、南社、淡村,华朱、城关、施家、王寮、留古、刘集27乡,333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
1995年,富平县面积1223平方千米,人口74万人。辖5个镇、27个乡:窦村镇、张桥镇、流曲镇、庄里镇、美原镇、城关乡、南杜乡、淡村乡、吕村乡、东上官乡、华朱乡、王寮乡、到贤乡、宫里乡、刘集乡、留古乡、施家乡、小惠村乡、曹村乡、雷村乡、长春乡、庄里乡、觅子乡、齐村乡、雷古坊乡、白庙乡、洪水乡、底店乡、赵老峪乡、薛镇乡、峪岭乡、老庙乡。县政府驻窦村镇、。
1996年,薛镇乡改为薛镇镇,老庙乡改为老庙镇,洪水乡改为梅家坪镇。
1997年,宫里乡改为宫里镇,淡村乡改为淡村镇、,王寮乡改为王寮镇,曹村乡改为曹村镇、。
1999年,到贤乡改为到贤镇,留古乡改为留古镇。调整后,富平县辖14个镇、18个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富平县常住总人口747942人,其中:窦村镇、45191人,庄里镇27543人,张桥镇31562人,美原镇33180人,流曲镇33892人,淡村镇、23908人,王寮镇23045人,留古镇31146人,老庙镇34862人,薛镇35111人,到贤镇21989人,曹村镇29919人,官里镇24312人,梅家坪镇29126人,城关乡13950人,南社乡18195人,华朱乡30968人,吕村乡14648人,东上官乡24310人,刘集乡23252人,施家乡18546人,峪岭乡9988人,赵老峪乡2060人,底店乡21402人,雷古坊乡14891人,小惠乡22269人,白庙乡13816人,雷村乡11772人,齐村乡32540人,庄里乡15750人,长春乡16188人,觅子乡18611人。
2001年,撤销城关乡、吕村乡并入窦村镇、,撤销长春乡、庄里乡并入庄里镇,撤销雷古坊乡并入美原镇,撤销赵老峪乡并入薛镇镇,撤销雷村乡并入宫里镇,撤销刘集乡、施家乡设立刘集镇。区划调整后,富平县辖15个镇、9个乡:窦村镇、庄里镇、张桥镇、美原镇、流曲镇、淡村镇、王寮镇、留古镇、老庙镇、薛镇镇、到贤镇、曹村镇、宫里镇、梅家坪镇、刘集镇、南社乡、华朱乡、东上官乡、峪岭乡、底店乡、小惠乡、白庙乡、齐村乡、觅子乡。(337个行政村)
2009年,撤销齐村乡设立齐村(庙)镇。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富平县常住总人口743385人,其中:杜村镇、78889人,庄里镇59983人,张桥镇32667人,美原镇47520人,流曲镇35015人,淡村镇、24776人,王寮镇24378人,留古镇29642人,老庙镇33657人,薛镇36699人,到贤镇22936人,曹村镇、30457人,宫里镇34582人,梅家坪镇30232人,刘集镇40169人,齐村镇32194人,南社乡16987人,华朱乡29668人,东上官乡22644人,峪岭乡9847人,底店乡18784人,小惠乡20600人,白庙乡13614人,觅子乡17445人。
2011年,撤销峪岭乡并入老庙镇,撤销南社乡并入淡村镇、,撤销底店乡并入薛镇镇,撤销白庙乡并入曹村镇,撤销觅子乡并入庄里镇,撤销华朱乡、东上官乡、窦村镇、合并设城关镇,撤销小惠乡设立小惠镇。调整后,富平县辖17个镇:庄里镇、张桥镇、美原镇、流曲镇、淡村镇、王寮镇、留古镇、老庙镇、薛镇、到贤镇、曹村镇、宫里镇、梅家坪镇、刘集镇、齐村镇、小惠镇、城关镇。
2012年末,富平县面积1245.9平方千米,户籍人口799364人,常住人口74.68万人。2013年末,富平县辖17个镇,共有9个社区、337个行政村,县政府驻城关镇。
2015年,撤销城关镇,设立城关街道;撤销小惠镇,并入到贤镇;撤销王寮镇,并入流曲镇。
富平县属大陆性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四季干湿冷暖分明。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少雨雪;春季温度回升快,气候日差较大,易出现大风、浮尘等寒潮降温天气,常有春旱发生;夏季气温高,雨量集中,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匀,常有伏旱发生;秋季较凉爽、湿润,多连阴雨,早晚温差较大。

精选留言

渭南富平县简介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