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庵区
田家庵区位于北纬32°32′45″~32°41′09″与东经116°54′12″~117°03′02″之间。地处淮南市东南部,淮河中游南岸、舜耕山中段南北,东与大通区毗邻,东南与合肥市长丰县接壤,南与寿县隔瓦埠湖相望,西与谢家集区为邻,北濒淮河与潘集区划水为界。区域东西宽14公里,南北长32.55公里,总面积256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区境北滨淮河,南接瓦埠湖,中部舜耕山横贯东西,分山南山北两部。地处低山丘陵与淮水冲击带,一山担二水,中间高两头低。地形为丘陵、岗地、河湖谷平原三类。境内主要山峰有五层山,东洞山、刘家山、金家岭、罗山等,最高峰东洞山海拔215.27米,最低处石姚湾海拔18米。
【气候】
区境属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地带,是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季风显著,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雨量适中,无霜期较长。
【温度】
区境年平均气温为15.25℃。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为28.2℃。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1.2℃。极端最高气温41.4℃,累年平均最高温度为38℃;极端最低气温为-22℃,累年平均最低气温为零下11.6℃。累年平均无霜期为213天。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为900毫米左右。夏季雨水充沛,平均占年降雨量的50%;春秋两季次之,分别占24.3%和17.8%;冬季最少,只占7.9%。年平均降雨日量107天,7月最多,12月份最少。每年5至9月为雨季,其中6至7月为梅雨期,6至8月为汛期,往往出现暴雨日。
【日照】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300小时左右,日照百分率51.5%左右。气温大于或等于10℃期间日照时数平均为1540小时,约64天,占全年日照数67%。8月份日照时数最多,平均为250小时左右;1月和2月日照数量最少,平均为155小时左右。
行政区划
田家庵区辖安成镇、舜耕镇、曹庵镇、史院乡、三和镇(托管至淮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5个乡镇,国庆、泉山、龙泉、洞山、朝阳、公园、淮滨、新淮、田东9个街道,下设28个村民委员会、8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不含三和镇)。
田东街道 | 皖化社区,康利社区,华田社区,东风社区,皖纸社区,田电社区,电建社区,小岛新村,社区 |
新淮街道 | 长青社区,九龙社区,文化社区 |
国庆街道 | 纺织社区,钟山社区,供电社区,香格里拉社区,百花园社区,前锋社区,湖滨社区 |
淮滨街道 | 淮河路社区,旭日苑社区,金太阳社区,东城社区 |
朝阳街道 | 舜耕社区,龙湖社区,柏园社区,理工大社区,电力社区,朝阳社区,淮橡社区,华声苑社区,诚信社区 |
公园街道 | 龙园社区,公园社区,园南社区,陈岗社区,东苑社区 |
洞山街道 | 黎明社区,小街社区,军民社区,新村,社区,中兴社区 |
龙泉街道 | 基地社区,龙眼社区,洞泉社区,泉林社区,铁路社区,龙泉社区,东淮社区,金岭社区,南岭社区,铁三处社区 |
泉山街道 | 泉山社区,东苑社区,西苑社区 |
舜耕镇 | 王郢社区,舜耕社区,上湖社区,姚南社区,洞山社区,江陈社区,下陶社区,钟郢社区,前锋社区,青丰社区,曹咀社区,赵店社区,姚北村 |
安成镇 | 泉山社区,安成社区,徐圩社区,下陈社区,黑泥社区,辛东社区,上郭社区,林王村,陆塘村,王巷村,沿淮村,廖湾村,连岗村,石头埠村 |
曹庵镇 | 曹水社区,陈巷村,曹庵村,范圩村,轩岗村,柳树村,大树村,老圩村,宋王村,孤堆村,李桥村,庞祠村 |
三和乡 | 洞山村,王维村,姚皋村,横塘村,舜耕村,土楼村,西瓦村,四店村,岭南村,徐洼村,大郢村,三和村,徐马村 |
史院乡 | 史院村,涧坝村,瓦杨村,尹祠村,仇嘴村,庞岗村,闫阳村,联湖村,邵庄村 |
历史沿革
夏商时期,田家庵区区境属“淮夷”之地。
西周时期,田家庵区区境为州来国所辖。
周景王十六年(公元前529年)吴灭州来,田家庵区区境属吴。
东汉时期,田家庵区区境属九江郡所辖。
北魏、北齐、北周、隋时,田家庵区区境复为淮南郡所辖。
唐置淮南道,田家庵区区境属淮南道寿州所辖。
北宋置淮南路,田家庵区区境属淮南路寿州所辖。
元代,田家庵区区境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安丰路。
明代,田家庵区区境属南京凤阳府辖地。晚清时期,境域隶属怀远县十都十一图。
1929年,田家庵建乡、设乡董办事处。
1932年废乡,实行保甲制。
1945年,国民党重新立政,市镇设4个保。
1949年1月18日解放,成立田家庵治安委员会。
同年2月5日,从怀远县划归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管辖,成立田家庵镇人民政府。
同年11月24日撤镇,建置田家庵市,隶属淮南矿区行政办事处。
1950年9月22日,撤销田家庵市,成立淮南市人民政府(县级),恢复田家庵镇建制。
1953年5月22日,撤镇建区(科级)。
1955年1月5日升格为县级区。
1966年8月25日改名为向阳区。
1972年8月19日恢复田家庵区原名。
1980年9月27日,撤销区革命委员会,改设田家庵区人民政府。
2004年6月,长丰县7个乡镇划归淮南市管辖,其中三和乡、曹庵镇、史院乡划归田家庵区管辖。
2013年,三乡镇由谢家集区托管。
2015年,曹庵镇、史院乡取消托管,三和镇由淮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托管。
【人文】区境现存新石器时期至商周、战国晚期至三国、唐宋至明清古墓葬、古寺庙、古寿州窑等遗址8处,古祠堂2座。其中魏家孤堆遗址(新石器时期至商周)、武王墩(西周)、大孤堆(三国)和尹氏宗祠(清道光年间)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项,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申报项目12项。
【旅游】2015年,区境原有龙湖公园、舜耕山两大景区。龙湖公园改建后,于2011年被评定为4A级景区。创建3个省级旅游(优秀)乡镇、2个革命教育基地,山南中央公园基本建成,至2015年辖区有114个备案旅游营业机构,为区境内外游客提供国际、国内旅游服务。
【教育】全区现有义务教育学校63所,其中小学40所、一贯制学校12所、单办初中11所,在职教师2766人,在校生6.07万人。共有省级特色学校6所、绿色学校3所,市级特色学校7所、绿色学校8所。近年来,我区累计投入16.5亿元,新建扩建12所、维修改造49所中小学幼儿园,实现标准化学校建设全覆盖;利用洞山中学、龙湖中学、田十六小名校资源优势,先后开办5所分校,不断拓展优质教育资源,顺利通过了国家级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验收,获评全省学前教育工作先进地区。
【医疗】全区现有医疗机构295家,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家,二级以上医院共16家,一级综合医院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家、乡镇卫生院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74家、村,卫生室28家,门诊部19家,诊所126家,医务室卫生所8家,共有床位6463张,年均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约360万人次。近年来,我区致力提升地区医疗发展水平,引进贵州益佰、上海同济医院、中山医院、华厦眼科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建立起覆盖全区的城乡卫生服务体系。
【科技】全区现有国家级实验室1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市级1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7家、市级8家。主要科技指标连年稳居全市之首,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近五年累计申请专利1.26万件、授权7234件,均占全市70%以上,连续六年跻身全省市辖区“双十强”,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
【少儿艺术】我区被称为“中国少儿艺术之乡”,少儿舞蹈艺术蜚声海内外,与黄梅戏、花鼓灯并称为安徽省“三大文化现象”,也成为我区最闪亮的一张城市名片。成功举办全国首届少儿舞蹈艺术节、中国淮南首届国际少儿艺术节,80余个少儿节目先后荣获国际、国家级大奖,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被中国舞协命名为全国第一个少儿舞蹈艺术研发基地,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少儿艺术特殊贡献区”、“全省文化先进县(区)”等光荣称号。
经济发展
2018年,全区完成地方生产总值(GDP)260.2亿元,同比增长0.2%,总量排名第二,增幅排名第六,低于全市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其中,服务业增加值176.9亿元,同比增长5.2%,总量排名第一,增幅排名第五,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
精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