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楼县

石楼县位于山西省西部,吕梁山西麓、黄河东岸,东以黄云山、石楼山为界与交口县相邻,南与隰县、永和县接壤;北与中阳县、柳林县毗连;西隔黄河与陕西省清涧县相望,因县东有通天山石叠如楼而得名。

根据县气象站1957—1985年的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9.2℃(最高年为1961年,9.9℃;最低年1967年和1976年,8.3℃)。一月份最冷,日平均气温—6.8℃,极端最低气温1967年1月15日曾出现—23.3℃;七月份最热,日平均气温22.5℃,极端最高气温1966年6月21日,曾达37℃。一般在十月上旬,日最低气温降至0℃或以下,四月上旬升至0℃以上。
全县日平均温度稳定在≥0℃的日期;初日在3月9日,终日在11月9日,终日在11月9日,初日至终日250天,积温3850.7℃;稳定在≥5℃的日期:初日在3朋29日,终日在10月31日,初日至终日216.5天,积温3680.7℃;稳定在≥10℃的日期:初日在4月26日,终日晨10月10日,初日在9月13日,初日至终日121天,积温2535.9℃。
由于受到形势地形的影响,县内有明显的气温差异,等温线向同等高线的走向大体一致,由东向西气温超高。东部石楼山比西部黄河滩年平均温度低5°~7°。按农事季节衡量,东部比西部气温相差几乎一个节令。

全县总面积1808平方千米,有耕地面积47万亩,其中玉米播种面积9.7万亩,谷子播种面积10.2万亩,豆类播种面积7.5万亩,薯类播种面积5.1万亩,高粱播种面积1.8万亩,其它粮食作物面积6.5万亩,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万亩,瓜菜类作物面积2.2万亩,棉花播种面积0.3万亩,其它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7万亩。
林地面积193.78万亩,其中现有林木面积134.82万亩(有林地面积51.58万亩,疏林地面积5.25万亩,灌木林地面积13.87万亩,未成林造林地面积59.48万亩,其它林地面积4.64万亩),森林覆盖率19.8%,林木绿化率46.5%。全县退耕还林总面积67.8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20.7万亩,荒山荒地造林46.9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是全省退耕还林第一大县;经济林总面积48.9万亩,农民人均达到5.2亩,其中红枣林27万亩、核桃林21万亩,其它经济林5.2万亩,育苗面积达到8100亩,是全省人均经济林面积最大县。年可产核桃210万公斤,红枣1150万公斤,林果业总产值达1.11亿元,农民人均增收1172元。
全县畜禽养殖户累计达到3200余户,其中较大规模以上的有970余户,灵泉镇万只鸡场1个、龙交乡兴东垣百头养牛场1个,养蚕50户,土鸡养殖户6户,养蜂户有281户,养蜂5000余箱。肉类产量3388吨,禽蛋产量2900吨,蜂蜜产量400吨,奶类产量85吨,产值1.35亿元。
石楼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煤、铁、石灰石、磁铁矿、硅等多种矿产资源,其中仅初步探明的煤炭储量就约53亿吨。次膨润土(彩色粘土)广泛分布于西部广大地区,藏量高,种类多。水利资源总量8506万立方米/年,其中地表水7120万立方米,地下水1386万立方米。
行政区划:

国土总面积18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9.5万亩;全县辖4镇5乡,119个行政村,总人口11.9万,农业人口9.8万。
灵泉镇 城镇居委会,城关村,塔底村,王村,二郎坡村,东庄村,岔沟村,胡家峪村,关头村,薛家垣村,板桥村,龙台村,谭庄村,宋家沟村,车家坡村,营房村,南沟村,肖家塌村,西卫村,马门庄村,马村,孟家塔村,韦子沟村,庄里村,刘家塌村,塌子上村,东卫村,木挪村,郭村,高家坡村,贾家沟村,殿底峪村,马家坪村
罗村镇 罗村,曹村,沙窑村,泊河村,楼家庄村,下田庄村,霍阳庄村,潘家沟村,贺家沟村,马家庄村,温家沟村,圪连村,东石羊村,前圪垛村,吴家山村
义牒镇 石家坪村,张家塔村,褚家峪村,西峪村,留村,下河村,义牒村,圪堵坪村
小蒜镇 小蒜村,晋家岔村,田家岔村,高家岔村,徐家峪村,王家畔村,兰家沟村,蓬门村,孙家庄村,冯家岭村,大庄村,前坡村,下山村,辛庄村,风头村,梁家庄村,转角村
龙交乡 龙交村,阳崖村,麻庄村,甘河村,下庄河村,德义河村,君庄村,上庄村,王家沟村,渠家沟村,田家山村,黑龙沟村,兴东垣村,寨子上村
和合乡 任家庄村,土社村,新社村,和合村,铁头村,豆坪村,南陀崾村,张家山村,西山村,高山村,呼延山村,南割毡村,杨家沟村
前山乡 前山村,张家河村,陈家崾村,刘家庄村,张家坡村,贺家洼村,霍家村,砚瓦村,韦家湾村,坪泉村,下洼村,高家山村,白家庄村,法寺村
曹家垣乡 曹家垣村,王家垣村,麦场焉村,下庄村,曹家坡村,君子村,李家庄村,道堡村,许家山村
裴沟乡 裴沟村,桥子头村,穆家洼村,前土门村,后土门村,刘家洼村,曹家峪村,薛家峪村,郭家河村,坪底村,永由村,马家山村
历史沿革:

石楼县历史悠久,境内曾多处发现古代遗存的白灰层、火种与陶器。经中科院山西考古队发掘鉴定,确认系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境内最早的人类活动可追溯至新石器中晚期。

石楼县大量殷商青铜器的发现,证明当时县境内是沚国的中心地区。春秋为屈邑,晋献公曾封其子夷吾子屈。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封武侯宣义为土军侯。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封代共王子郢客为土军侯,后始置土军县,县治设团域(遗址在团圆山东侧左家塌村,山顶,今遗址无存),县属西河郡。晋,夏主赫连勃勃置吐京护军。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置岭西县,兼为吐京郡治。太和二十一年(497)县扆吐京县。孝昌年寄治西河(今孝义县上下吐京村)。东魏仍为吐京县。北周曾改为吐军县。隋开皇初复改吐京。县先后属汾州、西汾州龙泉郡和隰州龙泉郡。开皇十八年(598)始改名石楼县(治今县城)。唐武德元年(618),石楼县属隰州。次年,境内置西德州,辖石楼、临河、长寿三县。贞观元年(627),临河、长寿二县并入石楼县,废西德州,改属东和州。次年改属隰州。天宝元年(742)改属大宁郡。乾元元年(758)复改属隰州。五代逮宋、金、元、明,俱属隰州。明万历四十年(1612),改属汾州府。清代因之。

民国元年(1912)县属山西省府。民国3年属中路道,后改冀宁道。民国16年复改属省府。民国26年9月,改属第六政治区(后改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28年改属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34年(1945)9月28日,县人民政府在李家寨村,成立,石楼县属晋绥边区吕梁四专署;民国37年6月改属晋绥九专署;民国38年2月改属晋南行政公署。1949年10月1日改属汾阳专署。1951年3月27日改属临汾专署。1958年10月并入吕梁县,改称石楼镇。次年10月复置县。1971年5月1日划归吕梁地区,迄今未变。

经济发展

精选留言

吕梁石楼县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