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果市

平果市,广西壮族自治区辖县级市,由百色市代管,平果市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位于广西西南部,地处右江中游,在东经108°18′-107°53′、北纬23°12′-23°54′之间。东临武鸣、马山县,南接隆安、天等县,西靠田东县,北连巴马、大化瑶族自治县。县城所在地马头镇处在南宁至百色的中心,东距南宁市97公里(西乡塘客运站),西距百色市129公里(百色火车站),是南宁至百色政治、文教、科技交流及经济发展的桥梁,是南宁中心城市向桂西北地区辐射的重镇。

平果资源禀赋,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21.5℃。矿产资源丰富,有铝、锰、金等20多种矿藏,已探明铝土矿储量达2.9亿吨,占全国保有量17%。盛产火龙果、葡萄、大青枣、蜜柚等热带亚热带水果,全县种植火龙果5.2万亩、葡萄2.33万亩、桑园10万亩,年出栏林下土鸡3500万羽以上。布镜湖、芦仙湖、鸳鸯滩、敢沫岩通天河、三层岗和“马四坡”现代农业观光休闲长廊等生态旅游景区景点,以及平果嘹歌等民俗文化,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令人流连忘返。

平果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夏长冬短,光照较强,热量充足,雨量充沛,霜雪极少。年日照时数平均1682小时,多的年份达1800小时。平果年均气温21.5℃,无霜期345天以上。每年降雨主要集中在6—9月,年均降雨量1359毫米,北部和东部近邻都阳山脉,地处迎风面,降雨多,年降雨量达1400~1500毫米,西南部地处背风面,降雨较少,年降雨量1200~1400毫米。

2019年12月2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平果县,设立县级平果市,由自治区直辖,百色市代管。

【行政区划】 全县辖9个镇、3个乡:马头镇、新安镇、果化镇、太平镇、坡造镇、四塘镇、旧城镇、榜圩镇、凤梧镇、海城乡、黎明乡、同老乡,10个社区,171个行政村,1806个自然村屯。 马头镇(县政府驻地)辖:那厘、雷感、龙居、江滨、城北、新兴、朝阳、城东8个居委会;炼沙、金显、同仁、雅龙、九平、塘莲、古念、驮湾、那塘、龙来、金龙11个村委会。 新安镇辖:坡南、龙黄、生坡、大龙、中桥、新安、布思、顶秾、三合、新华、都先、龙越、汤那、西兰、咸曹、那劳、道娥、南立18个村委会。 果化镇辖:果阳社区居委会;果化、六孔、槐前、那吉、同社、安马、永定、玻璃、山营、那龙、布荣、那荣、布尧、龙色、东孟、龙匠、龙南、巴龙18个村委会。 太平镇辖:太平、袍烈、新圩、内洪、甘艾、仁庆、茶密、布洋、局平、龙竹、古案、壮烈、雁山、那供、吉林、旺里、仰良、七良、巴乐、临林20个村委会。 坡造镇辖:坡造、龙马、都阳、敬村、贤强、伏琴、绿德、龙板、龙昧、内里10个村委会。 四塘镇辖:印山、安邦、灵塘、龙盘、明江、金州、新城、金坡、金玉、福坦、福禄、金沙12个村委会。 旧城镇辖:兴宁、教美、菊良、六岸、望力、局马、龙贤、坡那、民江、庆兰、新更、同利、康马、发达、那达、绿宏、绿园、六达、富升19个村委会。 榜圩镇辖:平治社区居委会;榜圩、紫塘、隆足、百吉、永旺、安坤、陇旺、长安、乐圩、福吉、常星、春德、六里13个村委会。 凤梧镇辖:龙林、百环、仕仁、农拜、怀达、上林、香美、古理、济世、升平、环德,山环、新勉、甘河、百丰、龙江、龙宏、龙排18个村委会。 海城乡辖:那海、六作、贵良、新民、万康、定提、拥良、百谭、拥齐、行吉、荣方、石赵、雄兴、高乐、雄烈、伏山16个村委会。 黎明乡辖:黎明、蟠桃、爱桃、高桥、龙运、那岸、宏业7个村委会。 同老乡辖:寿安、那录、那午、五柳、同老、平孟、紫楼、池塘、享利9个村委会。 【历史沿革】 平果县由原平治县和果德两县于1951年5月14日合并建置,新县名取原两县名首字组合而成。 平果县古为百越地。秦,今平果县属象郡地。 汉初,今县境为南越国属地;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南越国被平定后,属郁林郡增食县地。 三国时,今县境属吴,仍为郁林郡增食县地。晋,今县境属晋兴郡增翊县地。南北朝,仍属晋兴郡增翊县地。隋朝,今县境属郁林郡地。 唐朝,今县境置羁糜万德州(今坡造镇归德村)、思恩州(今旧城镇兴宁街)、恩城州(今榜圩镇),属邕州都督府;另置都救县(今同老乡境内),属田州。 五代十国,先属楚,后属南汉,仍为羁糜万德州、思恩州、恩城州和都救县。 宋朝,增置羁糜果化州(州治今果化镇槐前村);熙宁中,万德州改为归德州;羁糜州属邕州,都救县属田州。 元朝,都救县废。今县境仍置果化州、归德州、恩城州、思恩州,均属田州路。 明朝,果化州、归德州仍沿袭,洪武二年(1369年)属田州府。 明正统五年(1440年)思恩州升为思恩府,正统七年(1442年)府治迁至乔利(今马山县境内)。 弘治五年(1492年)恩城州废;弘治十八年(1505年)归德州改属南宁府。 嘉靖七年(1528年)思恩府迁治武缘县北(今武鸣县地),后改为思恩军民府,分置九个土巡检司,其中今县境设下旺土巡检司(今海城乡)、旧城土巡检司(今旧城);另外,境内丹良堡(今果化镇、马头镇、新安镇、太平镇大部分辖地)属白山土巡检司(司治今马山县境),都阳寨属都阳土巡检司(司治今大化瑶族自治县都阳镇)。 嘉靖九年(1530年)果化州改属南宁府。 清朝,除下旺土巡检司改属百色直隶厅外,其余不变。 民国2年(1913年)果化土州、归德土州、旧城土司属邕南道(民国3年改称南宁道);下旺土司属田南道。 民国4年8月,果化土州、归德土州和白山土司丹良等城头地、都阳土司下段地、旧城土司本境地、下旺土司插入地改流合置果德县,县治在今县境马头镇,属南宁道。 民国7年上林土县(今田东县境内)和下旺土司(今海城乡境内)改流合置思林县,县治在今田东县思林街,属田南道。 民国19年,广西建立民团制度,果德县属宾阳民团区,思林县属恩隆民团区; 民国21年民团区合并,果德县、思林县均改隶百色民团区; 民国22年,思林属天保民团区。 民国23年,思林县更名平治县,县治移至今榜圩镇,划归百色行政监督区; 民国25年划归南宁行政监督区。 民国28年2月,南宁行政监督区划分为南宁、武鸣2个行政监督区,平治县、果德县均归属武鸣行政监督区。 民国29年,平治、果德属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区治武鸣。民国31年改属第四区,区治南宁; 民国33年暂划归第五区,区治百色; 民国34年,又重新划归第四区,区治南宁; 民国37年属第十一区,区治武鸣。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果德县、平治县隶属武鸣人民专员公署,1951年2月21日撤销武鸣专区,果德县、平治县划归百色专区。武鸣县四坡乡的印山、安邦、龙盘、明讲、灵塘、坡造、金沙等7个村规划属平果县。 1951年5月,果德县、平治县合并置平果县,属百色专区,县治马头镇。同年7月27日月,原镇结县的大隆、南坡两乡,隆安县留德乡的新安、旧秾两街和那劳、布潭、三多3个村拨归平果县。1955年9月,原平治县的江南、镇江、中山、古玟4个乡划归都安瑶族自治县。 1970年,百色专区改称百色地区。 1996年,平果县辖4个镇、11个乡:马头镇、榜圩镇、新安镇、果化镇、城关乡、太平乡、耶圩乡、坡造乡、四塘乡、旧城乡、海城乡、凤梧乡、堆圩乡、黎明乡、同老乡。县政府驻马头镇。 2000年,平果县辖8个镇、9个乡:马头镇、新安镇、果化镇、太平镇、坡造镇、四塘镇、旧城镇、榜圩镇、城关乡、耶圩乡、海城乡、凤梧乡、堆圩乡、黎明乡、同老乡、那沙乡、金沙乡。 2002年6月2日百色地区改设百色市,平果县隶属至今。 2005年6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桂政函[2005]176号)同意调整平果县部分乡镇的行政区划:撤销城关乡,整建制并入马头镇,马头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耶圩乡,整建制并入太平镇,太平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金沙乡,整建制并入四塘镇,四塘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那沙乡,整建制并入旧城镇,旧城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堆圩乡,整建制并入凤梧乡,凤梧乡政府驻地不变。调整后,全县辖8个镇、4个乡:马头镇、新安镇、果化镇、太平镇、坡造镇、四塘镇、旧城镇、榜圩镇、海城乡、凤梧乡、黎明乡、同老乡。 2013年8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桂政函[2013]140号)批准同意凤梧乡改为镇建制。

经济发展

2017年,全县社会生产总值达201.0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347.9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205.96亿元;财政收入达23.9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2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65元。2017年和2018年,平果县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中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全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百强县”,是广西唯一同时获得三个百强称号的县。平果还荣获“广西科学发展先进县”、“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县”等荣誉称号,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广西卫生县城”,正在积极申报撤县设市。

精选留言

平果市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