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光县

东光县,位于华北平原冀东南部,地处黑龙港流域下游,沧州市南部,位于东经116°28′~116°53′,北纬37°44′~38°02′之间。全境横距36.5公里,纵距32.5公里,总面积730平方公里,南邻吴桥县,两县城相距32公里;北与南皮县毗连,两县城相距20公里;西与阜城县以南运河为界,两县城相距33公里;西南与景县接壤;西北与泊头市接壤;东隔漳卫新河与山东省宁津县相望。
【行政区划】
截至2004年东光县辖8个镇、1个乡:东光镇、连镇镇、找王镇、秦村镇、灯明寺镇、南霞口镇、大单镇、王李镇、于桥乡。
东光镇 观州区,建新区,光明区,崇文区,致远区,东兴区,东进区,运河区,普照区,三里庄村,北关村,北街村,东北营村,东街村,东关村,东关侯村,东南营村,南关村,赵洪村,西南营村,西街村,西关村,西北营村,小庄村,西关辛村,东码头村,小圈村,夏庄村,柴王村,戈辛村,老马村,南侯村,杨双楼村,袁庄村,金庄村,郑庄村,张汪村,其林卧村,徐庄村,王桥村,王隆吾村,高八里村,王八里村,刘八里村,十二里村,李坊村,前洪庙村,西洪庙村,东洪庙村,李通判村,东安屯村,西安屯村,油房口村,香匠王村,曲庄村,何庄村,五里庄村,薛庄村,马负图村,张达村,庄楼村,李树村,白马刘村,李财神村,井韩庄村,小赵庄村,小罗庄村,西郭桥村,邹路村,工业开发区村
连镇镇 连镇二街村,连镇前一街村,连镇后一街村,连镇三街村,连镇四街村,连镇五街村,连镇六街村,连镇七街村,连镇八街村,连镇九街村,秦庄村,古树于村,南徐庄村,西张辛村,邢家寨村,李快手村,南高庄村,付庄村,火炉王庄村,陶庄村,庄庄村,皂户陈一村,皂户陈二村,皂户陈三村,于集村,小屯村,大屯村,官道徐村,前王庄村,后王庄村,刘庄村,任现龙庄村,卧虎孙庄村,小于庄村,南姜村,毛庄村,孙家寺村,武祖行曹庄村,陶家店村,小鲁庄村,大石庄村,程庄村,庞庄村,王新建村,东杨庄村,西杨庄村,千佛堂郑村,姜太公村,陈董庄村,三官庙村,周英庄村,大张村,小张庄村,大邢庄村,小邢庄村,孙家园村,郑家园村,陈家园村,毕家园村,李四维庄村,诸洼村,焦庄村,李家楼村,马海庄村
找王镇 找王村,班庄村,刘药包村,张辛村,马辛村,马庄村,小郝家寺村,大郝家寺村,郭庄村,孟庄村,肖庄村,复兴村,大崔村,王橛村,东窦村,中窦村,西窦村,西姬庄村,宋井村,后屯村,前东村,前西村,后周村,前周村,双庙王村,张良庄村,王校店西村,王校店东村,杨卷毛村,白眉庄村,大曹庄村,小曹庄村,冢孙村,吴庄村,杨世恩村,宋庄村
秦村镇、 张彦恒村,林桥村,崔站家村,王茂家村,刘官民村,南姜庄村,盐场吴村,盐场侯村,东朴村,西朴村,大付庄村,大宁村镇、店孙村,于渤海村,邵庄村,河沟李庄村,碱场郑村,小杩口村,大杩口村,高台马村,北小胡村,王木匠村,小郭庄村,秦一村,秦二村,秦三村,秦四村,秦五村,李全庄村,田庄村,崔三道村,白庄村,小高台村,大高台村,前孙庄村,后孙庄村,二马陈村,李季庄村
灯明寺镇 东灯村,东于庄村,中灯村,西灯村,前马庄村,后马庄村,马家院村,孙卜庄村,于达庄村,东曲庄村,大安达村,小安达村,南于庄村,李相家村,东小邢村,管庄村,尹庄村,寇庄村,王三广村,卢庄村,东大邢村,王东吾村,前齐村,后祁庄村,杜庄村,东源流寺村,西源流寺村,张拔贡村,李干庄村,板打王村,周安乐村,木金王村,赵皮袄村,前李庄村,后李庄村,东金庄村,小吴庄村,郑家集村,大柳树张村,小柳树张村,王起庄村,东大吴村,西大吴村
南霞口镇 鹿林张村,李方袍村,段庄村,赵庄村,姬家院村,燕台西街村,燕台南街村,燕台东街村,卞庄村,许铁匠村,西油周庄村,大油周庄村,东油周庄村,张申庄村,北肖庄村,仓一村,仓二村,仓三村,仓四村,仓于村,柴庄村,厦子郭庄村,鹿林村,徐庄村,南霞口村,杨昂庄村,李卜吉村,蒋庄村,豆腐杨村,谭庄村,郭家坊村,王青庄村,丰果村,西孙庄村,北高庄村,北穆庄村,魏庄村,西塘上村,东塘上村,新四村,堡子村,北霞口村,火把刘村,吴振刚村,则王庄村,任庄村,常竺村,小宋庄村,胡集村,小胡集村,许庄村,丁庄村,北金庄村,王交庄村
大单镇 大单村,仉于村,仉祥崔村,仉祥王村,刁庄村,孙家营盘村,张家营盘村,李家营盘村,东芦塘村,西芦塘村,史庄村,前刘村,曹庄村,王行村,小崔家村,木庄村,砥桥村,寺后杨村,小单村,孙家柳林村,赵家柳林村,王家柳林村,宫家柳林村,洼里崔村,洼里高村,洼里杨村,崔达家村,刘连村,太平辛村,刘大瓮村,辛店村,左庄村,落坡李庄村,李池庄村,大宫家村,司庄村,东姬庄村,大刘家村,小刘家村,前高家村,南果头村,东果头村,北果头村,孙庄村,后高家村
龙王李乡 龙王李村,吴家集村,吴家集二村,吴家集三村,吴家集四村,龙王庄村,小蔡庄村,桥上村,塘坊村,小任庄村,朱庄村,陈庄村,龙王徐村,徐官庄村,陈英庄村,小侯庄村,小李庄村,刘袍庄村,闫家梨村,双庙赵村,后杨庄村,李庄村,大郑庄村,小郑庄村,后店村,前店村,冯家村,财董庄村,沙杨贵村,高集村,周庄村,大孙庄村,徐集村,胜利村,侯梦吉村,小邱村,南小胡村,西洼刘店村,东洼刘店村,王家营盘村,雷家营盘村,刘英庄村,耿前村,耿东村,耿西村,东厂村,西厂村,大耿庄村
于桥乡 于桥村,大柴庄村,张庄村,房庄村,刘西河村,马恒河村,侯庄村,杜桥村,任家坊村,陈家桥村,丁楼村,碱郭庄村,徐家蒲洼村,杨家蒲洼村,郭家蒲洼村,孟家坊村,小柴庄村,辛庄村,大黄庄村,赵篡庄村,小黄庄村,小康庄村,吴定杆村,陈家坊村,韩庄村,马祠堂村,菜园村,冯庄村,吴指挥村,大老母店村,小老母店村,王庙村,小刘庄村,果园村,大双楼村,小双楼村,马黑牛庄村,柳庄村,赵之安庄村,双柳树村,马晓三村,东崔庄村,西小崔村,王宗于村,张挑庄村,王佐庄村,李习庄村,王喇村,前生庄村,赵东吴村,前尹庄村,郭家桥村,前崔庄村,流口丁庄村,后崔庄村,大生庄村,流口姜庄村,后尹庄村,小生庄村
【历史沿革】
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始置东光县。时属幽州渤海郡。汉章帝建初四年(79年)东光县改隶乐成国。汉和帝永元七年(95年)还属冀州渤海郡。
三国时期东光为魏国地,隶属冀州渤海郡。
西晋时期东光县初属冀州渤海国。晋武帝咸宁三年(277年)废国改郡。晋武帝太康十年(289年)改隶冀州国。晋惠帝太安元年(302年)还属冀州渤海郡。
南北朝北魏时东光属冀州渤海郡。魏文成帝太安四年(458年)渤海郡郡治迁至东光县城。
东魏时(534年-550年)东光县仍属冀州渤海郡。
北齐、北周时东光均属渤海郡。
隋代东光县初属渤海郡。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改隶冀州。开皇九年(589年)置观州,东光县属观州。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废观州,东光还属冀州,大业三年(607年)改隶平原郡。
唐代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置观州,东光县隶属观州。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年)废观州,设河北道,东光县隶属河北道沧州。唐德宗贞元二年(786年)河北道设景州,辖东光县。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废景州,东光县还属沧州。长庆二年(822年)再设景州,东光县复属之一。唐文宗太和四年(830年)又废景州,东光县属沧州。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复置景州,东光县遂属景州。
五代时期东光县皆属景州。后周世宗显德二年(955年)东光县改隶沧州。
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东光县改隶河北东路定远军。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定远军改称永静军,继辖东光县。金初永静军升为景州,东光县为其所辖。金卫绍王大安年间(1209年—1212年)更名观州,仍辖东光县属河北东路。
元代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改观州为景州,属河间路,辖东光县。
明初东光县为京师省河间府所辖。
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年)七月废东光,并入阜城县。
洪武十三年(1380年)十一月复置东光县,属河间府景州。
清代世祖顺治五年(1648年)设直隶省,东光属直隶省河间府景州。清世宗雍正七年(1729年)升河间府沧州为直隶州,增领东光县。雍正九年(1731年)东光县改隶直隶省河间府。
1913年东光县属直隶省渤海道。
1914年东光县属直隶省津海道。
1928年直隶省改为河北省,东光县直属河北省。
1937年划属河北省第八督察区。
1937年9月日军侵占东光县城,东光县遂沦陷。
1938年8月东光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属冀南第六督察专员公署。
1941年初东光县属冀鲁边区一专署。
1944年1月冀鲁边区同清河根据地合并,组成渤海区。同年4月东光、吴桥、南皮三县合并建立东南吴县,属山东省渤海行政公署一专署。同年9月以东光通往南皮县黑龙村,的日伪公界,又将东南吴县划为2个县。公路以北为东南县,公路以南为东吴县。
1946年2月东光、南皮、吴桥三县恢复原建置,东光县仍属山东省渤海行政公署一专署。
1949年8月山东省渤海行政公署一专署改称沧南专区,继辖东光县。
1950年5月撤销沧南专区,东光县划属山东省德州专区。
1952年11月7日东光县划归河北省,属沧县专区。
1958年4月28日撤销沧县专区,东光县改属天津专区。同年12月20日天津专区撤销,遂归天津市辖,同时撤销东光县并入交河县。
1961年5月23日设沧州专区,同年7月9日东光县恢复原建置,隶属沧州专区。
1970年沧州专区改称沧州地区,继辖东光县。
1996年,东光县面积710.6平方千米,人口约33.2万人,辖6镇3乡:东光镇、连镇镇、找王镇、秦村镇、灯明寺镇、南霞口镇、龙王李乡、大单乡、于桥乡。县政府驻东光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东光县常住总人口343807人,其中:东光镇61429人,连镇镇42940人,找王镇26631人,秦村镇、29715人,灯明寺镇30290人,南霞口镇38315人,大单镇44388人,龙王李乡37275人,于桥乡32824人。
2002年,东光县人口约34.4万人。辖7个镇、2个乡:东光镇、连镇镇、找王镇、秦村镇、灯明寺镇、南霞口镇、大单镇、龙王李乡、于桥乡。共有9个社区、447个行政村。县政府驻东光镇府前街66号。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东光县常住总人口356502人,其中:东光镇74999人,连镇镇41635人,找王镇26091人,秦村镇、28380人,灯明寺镇30810人,南霞口镇36943人,大单镇44762人,龙王李乡38249人,于桥乡34633人。
2012年,撤销龙王李乡,设立龙王李镇。
地名由来:西汉汉高祖四年(前203年),因此地原为东阳侯之封地,取“东阳”之义,始置东光县,属渤海郡。
东光县地势平坦,倾斜缓慢,西南高东北低,高程14.5-9米,波降1/10000-1/12000,主要由缓岗、洼地、二坡地、沙丘等组成。东光县属暖温带半温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势地貌对气候的影响甚微,总的气候特征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温度适中,雨热同期。年降水分布不均,具有春旱、夏涝、秋吊的特点。旱、涝、风、雹、连阴雨、寒潮等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繁。

精选留言

沧州东光县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