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冶区
古冶区隶属于河北省唐山市,地处唐山市区东部,距市中心28千米。面积263平方千米。人口36万(2006年)。全区辖5个街道、2个镇、3个乡。年均降水量590毫米,年均气温10℃。矿藏有煤炭、耐火粘土、石英砂岩、白云岩、貂皮灰岩、竹叶岩、伊利石、熔剂灰岩、水泥灰岩和煤矸石等十大矿藏,是中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境内有开滦矿务局所属林西、赵各庄、范各庄、吕家坨矿等。
【行政区划】
辖5个街道、2个镇、3个乡:林西街道、唐家庄街道、古冶街道、赵各庄街道、京华街道、范各庄镇、卑家店镇、王辇庄乡、习家套乡、大庄坨乡。
林西街道 | 东工房第一社区,东工房第二社区,白马山社区,东南楼第一社区,东南楼第二社区,南工房第一社区,南工房第二社区,电厂楼社区,二工房社区,三工房社区,新林楼社区,南新区第一社区,南新区第二社区,西工房社区,西前社区,西小楼第一社区,西小楼第二社区,北新社区,河西工房社区,机北社区,焦炭社区,机东社区,绿野社区,华瑞社区 |
唐家庄街道 | 矾土社区,京华东里社区,西北楼社区,京华西里社区,桥北社区,新安楼社区,新工村,社区,东联社区,模范楼社区,东工房社区,永安楼社区,新华楼社区,石山社区,京山社区,西兴社区,铁路社区,东兴社区 |
古冶街道 | 西新楼第一社区,西新楼第二社区,供电社区,北范社区,西耐社区,新园社区,新北社区,铁路工房社区,新站社区 |
赵各庄街道 | 东北区第一社区,东北区第二社区,东北区第三社区,东北区第四社区,南场工房社区,融园社区,西工房社区,三友矿山社区,东兴社区,东山社区,南工房社区,南兴社区,新工房社区,东工房社区,六零二厂社区,北工房社区 |
吕家坨街道 | 东工房社区,七七工房社区,南小区社区 |
南范各庄街道 | 七七楼社区,广场社区 |
卑家店乡 | 卑家店一街村,卑家店二街村,卑家店三街村,枣园村,毛山村,王庄子村,平台子村,徐庄子村,七百户村,海子沿村,徐家楼村,前巍峰山村,后巍峰山村,北范各庄二街村,北范各庄三街村,横河村,艾家圈村,李庄子村,龚庄村,小辛庄村,河南庄村,刘庄村,北寺村,北范各庄一街村 |
王辇庄乡 | 王辇庄一街村,王辇庄二街村,王辇庄三街村,王辇庄四街村,芦庄村,前金庄村,北金庄村,崔尹庄村,车庄子村,大笪庄村,小笪庄村,石匠营村,刘家洼村,马庄子村,太古庄村,新白道子村,东白道子村,西白道子村,大菜园村,小菜园村,小古庄村,西赵各庄村,无水庄村,任庄子村,长山沟村,甘雨沟村,白云山村,前水峪村,后水峪村,抹轴峪村,大水峪村,塔山营村,杏山沟村,磨石板村,南场村 |
习家套乡 | 东李家套村,刘庄村,张庄村,古冶西街村,新立村,黄坨村,西李家套村,习家套村,于家套村,西营套村,解家套村,杨家套村,任家套村,古冶东街村,胜利村 |
大庄坨乡 | 黑鸭子村,杜军庄村,新庄子村,雷庄村,小任家套村,小建洲营村,大庄坨村,大建洲营村,小庄坨村,双合村,胡庄村,东兴街村,前兴街村,永兴街村,北兴街村,林西村 |
范各庄乡 | 范各庄村,张庄窠村,大赤口村,小刘庄村,前仁里村,后仁里村,周庄子村,汀上村,排各庄村,前岳各庄村,后岳各庄村,王喜庄村,甘义庄村,大李庄村,小李庄村,小岳各庄村,小西庄村,小郝庄村,小寨村,卜大寨村,佃大寨村,孟大寨村,小殷各庄村,前殷各庄村,董各庄村,小赤口村,尖角村,大安各庄村,南安各庄村,北安各庄村,吕家坨村,后殷各庄村 |
【历史沿革】
古冶区,商代属孤竹国。
春秋为山戎地。
战国时属燕国。西周属幽州右北平郡。
三国时属曹魏辽西郡海阳县。
晋、南北朝时仍为海阳县属地。
北齐时并入肥如县。
隋朝属右北平郡卢龙县。
唐时属河北道平州。
宋时为契丹辖地。契丹置滦州后,一直属滦州。
辽代时大部为滦州石城县所辖。辽保大三年(1123年)滦州归属北宋,北宋改石城为临关(又称临闾)。半年后,金破平州(今卢龙、滦州属之),归金管辖。
金至宁元年(1213年)滦州属蒙古。四年后(蒙古太祖十二年,1217年),蒙古任命鲜卑仲吉为滦州节度使(卑家店人)。
蒙古至元五年(1268年),蒙古将石城并入义丰,全境又属义丰县。
明洪武二年(1369年),义丰并入滦州。明永乐二年(1404年),滦州土著户编社,外来户编屯,下设65个社、屯,全境村,庄大多数孩古社、广益屯等。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废社、屯,建警区,全州划为10个区。
古冶区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解放,旋即归唐山市管辖。其中林西、古冶为唐山市第七区,赵各庄为第八区,唐家庄为第九区。后因第七区过大,于1949年6月将古冶划出,成立第十区(林西第七区的名称不变)。4个区分别建立区公所,属唐山市市政领导。
1950年6月,4个区合并,称唐山市第七区,成立区公所。
1950年12月,第七区公所撤消,建第七区人民政府,归唐山市人民政府领导。
1955年,唐山市第七区改名为唐山市东矿区。
1995年,唐山市东矿区改名为唐山市古冶区。
1996年,古冶区面积248.5平方千米,人口约38.2万人,辖6个街道、5个乡:林西街道、唐家庄街道、古冶街道、赵各庄街道、南范各庄街道、吕家坨街道、卑家店乡、王辇庄乡、习家套乡、大庄坨乡、范各庄乡。区政府驻林西片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古冶区常住总人口383209人,其中:林西街道79515人,唐家庄街道60269人,古冶街道28262人,赵各庄街道61840人,吕家坨街道11411人,南范各庄街道17559人,卑家店乡31135人,王辇庄乡33267人,习家套乡13296人,大庄坨乡15929人,范各庄乡30726人。
2002年,古冶区面积248.60平方千米,人口约38.32万人。辖6个街道、5个乡:林西街道、唐家庄街道、古冶街道、赵各庄街道、吕家坨街道、南范各庄街道、卑家店乡、王辇庄乡、习家套乡、大庄坨乡、范各庄乡。共有70个社区、123个行政村。区政府驻新林道。
2009年12月29日,正式撤销范各庄乡、南范街道和吕家坨街道,设立范各庄镇。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古冶区常住总人口358461人,其中:林西街道80605人,唐家庄街道53212人,古冶街道26742人,赵各庄街道59917人,范各庄镇56339人,卑家店乡28366人,王辇庄乡28991人,习家套乡11912人,大庄坨乡12377人。
2010年10月14日,设立京华街道;12月12日,撤销卑家店乡,设立卑家店镇,并将震兴道以北、唐林北路以东唐家庄街道的东联和桥北社区,划归卑家店镇管辖。
古冶区地处燕山沉降带东南部,冀东滦河(近期沙陡河)洪冲击扇上。从北向南依次出露的地层有震旦系(以矽质石灰岩为主)、寒武系(以灰岩、泥岩为主)、奥陶系(灰岩)、石炭系、二迭系(煤和矾土层)。地表为第四纪覆盖物,由北向南逐渐加厚。古冶区地势北高南低,由东向西倾斜,北部以低山为主,海拔高度在200米左右;中部是几条东西走向的山丘,海拔约70米;南部以冲积平原为主,海拔约40米;全区共分北部丘陵区、中部洪沟冲积扇山前平原,南部冲积平原和塌陷低洼地四种地貌类型。
由于从地下采掘了大量的煤炭和矸石,使得局部地层变空,受上部岩层重力的影响,地表相应部分自然沉降,形成该地区特有的人工地貌──塌陷低洼地。地下水一部分是第四纪深层、浅层水,一部分是奥陶系石灰岩溶岩裂隙水。第四纪覆盖物厚度为30~200米,连通性好,储水量很大,-800米以上地下水非常丰富。奥陶系溶岩、裂隙水物理性质好,属低矿化、微硬度水。
水利条件:古冶区主要河流有石榴河、沙河。石榴河河水主要为附近煤矿的矿井水和城市污水,主要功能为农业灌溉。沙河属季节性河流,河水主要靠降水补给,冬春两季河水很少,主要功能为农业灌溉。
气候特征:古冶区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具有冬干、夏湿、降水集中、季风显著、四季分明等特点。年平均气温11.2℃,年平均降雨量648.1mm,集中于7—8月,年平均风速2.1m/s,盛行w风,年频率1l%、年静风频率6%。本区的风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冬季,西伯利亚附近广大地区经常为较强的冷气团控制,致使本区盛吹西北风;夏季,受海洋暖湿气团影响,盛吹偏南风;春秋两季是冬季风和夏季风的过渡季节,风向多变。
精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