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屏县

石屏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西部,地跨东经102°08′-102°43′,北纬23°19′-24°06′之间,东与建水县接壤,南与红河县隔江相望,西与元江县、新平县毗邻,北接通海县、峨山两县。东西宽59公里,南北长88公里。 石屏县总面积:3037平方千米;总人口30.73万人(2010年末)。石屏县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国人开放县,列为云南省县级综合改革试点县。县委、县政府依据石屏县的实际情况,成立了石屏县对外开放领导小组,依靠优势,把握“以资源换技术,以产权换资金,以市场换项目,以存量换增量”的引资思路,参与国际、国内的竞争。石屏县隶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现辖7个镇、2个乡:异龙镇、宝秀镇、坝心镇、龙朋镇、龙武镇、哨冲镇、牛街镇、新城乡、大桥乡。 【人口构成】总人口30.73万人(2010年末)。据2007年数据,其中非农业人口3.46万人,占总人口的11.67%,农业人口占88.33%;以彝、傣、哈尼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17.28万人,占总人口的58.33%。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地形地貌】国土面积3037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94.6%,是一个“九分山有余,一分坝不足”的山区农业县。全县森林覆盖率39.9%(2005年),全县有耕地面积26万亩,人均0.93亩。石屏地形西北高,东南低,中间凹。海拔最高2551.3米,最低259米;县城1420米。 【交通条件】石屏境内交通便利,铁路直通省会昆明,经国家级口岸河口达达越南,国道323线(鸡街至石屏高速和在建的石屏至杨武高速)贯穿石屏境内,西至云南临沧、西双版纳,省道高红公路南至红河,北至玉溪通海,贯通石屏县境南北。 【自然资源】石屏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拥有铁、锡、铅、锌、银、锰、煤、泥炭等二十多种工业原料,总储量为3.32亿吨,开发潜力巨大:全县河川径流总量约4.03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6.0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97亿立方米,占66%,地下水2.05亿立方米,占34%,多处水点水质优良,富含多种矿物质,开发前景广阔;依托两大淡水湖,石屏已发展成为云南少有的产鱼超千吨县,大量鲜鱼遍销省内。 【民族风情】石屏是著名的“民族歌舞之乡”,全国有名的彝族海菜腔、烟盒舞的发源地,拥有着彝调、花腰歌舞、响杆舞、朴喇鼓舞、哈尼丧棒舞、哈尼音乐、傣族毫舞等一系列民族民间歌舞。海菜腔为滇南四大名腔之首,曲调优美动听,万事万物经口即成诗句。闻名遐迩的烟盒舞,伴以热烈的四弦声和清脆悦耳的烟盒声,韵律刚柔相济,形象生动,妙趣横生,曾两度进京怀仁堂表演,深受中央领导的好评。北部山区花腰彝族的女子舞龙,更是风姿绰约、独具特色,已参加过50周年国庆演出和北京2008年奥运会文艺演出,并多次应邀出国表演。大型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中有大量素材及演员来自石屏彝族。阿家文、后宝云等民间艺人作为全国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为石屏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努力耕耘者。地名由来:唐天宝十一年(752年),因当地土著掘地得石坪,聚为居邑,始名“石坪邑”。《元史·地理志》载:石平州“阿僰蛮据之,得石坪,聚为居邑,名曰石坪”。另一说认为石屏县因山得名。《清史稿·地理志》载:石屏州南有“石屏山,州以此得名”。清乾隆《石屏州志》卷1《地理志·山川》:玉屏山“州南二十里。苍翠高耸如屏”,因名。 【行政区划】 石屏县隶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现辖7个镇、2个乡:异龙镇、宝秀镇、坝心镇、龙朋镇、龙武镇、哨冲镇、牛街镇、新城乡、大桥乡。

异龙镇城东社区,云泉社区,卫家营社区,陶村,大水村,大瑞城村,杨广城村,鸭子坝村,他腊坝村,孙家营村,松村,六谷冲村,李家寨村,阿希者村,冒合村,高家湾村,豆地湾村,小水村,大西山村,弥太柏村,马鞍山村,六家山村,银柱塘村,上普租村,大塘村
宝秀镇宝秀村,郑营村,张向寨村,吴营村,兰梓营村,许刘营村,凤山村,茴水村,斐尼村,哥白孔村,立新村,新寨村,小官山村,石灰塘村,定兴寨村,朱洼子村,杨新寨村,亚花寨村,朝阳村,棉花冲村
坝心镇坝心村,白浪村,新海资村,新河村,老街村,底莫村,王家冲村,新街村,芦子沟村,海东村,黑尼村,邑北孔村
龙朋镇龙朋村,甸中村,咩哺村,三家村,六街村,巴窝村,鲁土格村,己冲村,桃园村,旧寨村,清水塘村,小路南村
龙武镇龙武村,脚白母村,大炼庄村,柏木租村,方丈村,育英村,法乌村,他乌德村,石岩头村,坡头甸村,昌明村,宜其达村,旧沙村,龙车村
哨冲镇水瓜冲村,哨冲村,邑堵村,撒妈扎村,他达村,落水洞村,他克亩村,多白者村
牛街镇牛街村,老旭甸村,邑黑吉村,他腊村,那刀村,迭亩龙村,尼腊村,弥勒村,者孔村,扯直村,甲乙己村
新城乡新城村,盘指挥村,下新寨村,马扒岭村
大桥乡大桥村,团山村,小寨村,白尼莫村,三树底村,斐龙村,牛达村,六美尼村,他克苴村

【历史沿革】 为古胜休县、母缀县地,汉代属益州郡,蜀汉两晋隶兴古郡。南朝隶梁水郡。隋为南宁州地。唐朝前期属戎州都督府地。唐天宝十一年(752年),因当地土著掘地得石坪,聚为居邑,始名“石坪邑”。乾符六年(879年)南诏政权时,石坪邑隶属通海都督;宋大理政权时,属秀山郡阿僰部所辖。元(蒙古)至元七年(1270年)置为石坪州,隶属临安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称“石平州”,继后又改称“石屏州”。隶属临安府。清沿明制,仍置为石屏州。1913年9月,改石屏州为石屏县,初隶蒙自道,废道后属临安专员公署。1932年,归并石屏、新平、峨山、河西、通海五县部分属地,设龙武设治局。1949年12月9日隶属滇南行署(后改名蒙自专员公署)。1953年,原龙武设治局改称龙武县。1957年,撤蒙自专署,成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龙武县皆隶属之。1958年11月1日,龙武县并归石屏县。 石屏地处低纬高原地带,季风气候典型,立体气候显著。有资料记载以来,多年年均气温18℃,最冷月(1月)月均气温11.6℃,最热月(6月)月均气温22.2℃。极端最高气温34.5℃(1960年8月10日),极端最低气温-2.4℃(1974年1月2日)。无霜期317天,初霜期12月14日左右,终霜期1月30日左右。年均降水量961.5毫米,年均降雨日134天。偶有降雪,年最大降雪量32.5毫米。年均日照2308.4小时。年均相对湿度75%。以东南风居多,平均风速1.9米/秒。

精选留言

红河石屏县简介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