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峦区

原翠峦区(局)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西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8°12′30″~128°44′50″,北纬47°23′50″~47°59′10″。东接乌马河林业局,南邻铁力林业局,西与绥棱林业局接壤,北同友好林业局隔山相望。东西宽40公里,南北长64公里,区(局)址距伊春区16公里。为燕山运动,喜马拉雅山与新构成的属于小兴安岭隆起褶皱带侧翼,东西走向9条“多”字形山群构成地貌轮廓,全区属于低山丘陵地带,地势西高东低,一般是阳坡陡短,阴坡缓长,坡度大都在20°以下,平均海拔375米。境内有9座大山,最高峰解放山,海拔994.5米。 


行政区划

截止2014年,翠峦区辖2个街道:向阳街道、曙光街道。 2019年撤销,与乌马河区大部分成立乌翠区。


历史沿革

民国十七年(1928)国民政府废道,翠峦隶属三江省汤原县。 1942年伪三江省修建南岔到伊松甸子铁路,翌年修建火车站,取名翠峦站。 1945年东北光复后,翠峦隶属汤原县南岔区(第五区)管辖。“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隶属汤原县南岔区。 1948年4月,成立翠峦流送作业所。 1949年6月,成立翠峦林务所。1950年,改称翠峦森工分局。 1952年12月,成立伊春县第四区人民政府时,划归伊春县管辖,翠峦为伊春县辖的一个镇。 1953年7月,改称翠峦森林工业局。 1956年10月,建立翠峦林管区。 1957年伊春撤县设市后,设立市辖翠峦区。 1958年11月,翠峦森工局和林管区合并,4月改称翠峦林业局,10月成立翠峦人民公社。 1964年8月,区人民委员会与翠峦林业局合并,实行“政企合一”管理体制,隶属伊春特区。 1967年改隶伊春市,为市辖区。 1980年9月22日,撤销翠峦区革命委员会,恢复翠峦区人民政府至今。 1992年,翠峦区是伊春市管辖的市辖区。区政府和翠峦林业局驻地翠峦街。

翠峦区气候概况

翠峦区地处北温带,属北温带大陆湿润性季风气候区,春秋风大雨少,夏季雨量充沛,冬季严寒干燥,年平均气温0.4℃左右,年降水量500~700毫米,早霜在九月上旬开始,晚霜到翌年五月中旬结束,无霜期110天左右,植物生长期为100~120天左右。

精选留言

伊春翠峦区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