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县
南城县位于赣东中部,于汉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建县,迄今2208年,素有“赣地名府、抚郡望县”之称。明太祖朱元璋六世益端王朱佑槟曾就藩于南城,历史上称建昌府。
南城县位于江西省东部,抚州市东南部,分为丘陵、山地、河谷平原三种地貌类型,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境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7.8摄氏度,年降水量约1650毫米,年光照时数约为1700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65天,适宜多种作物生长,物产丰富,自然环境优美。
行政区划建昌镇 | 建国路居委会,体育路居委会,拥护路居委会,胜利路居委会,解放路居委会,交通路居委会,生产路居委会,城东路居委会,临江路居委会,跃进路居委会,北门外路居委会,凤凰路居委会,城西路居委会,光塔村,新桥村,黄家围村,骆家坪村,秋水园村,姚家巷村,庙前村,义仓上村,花楼下村,邱坊村,宋家排村,五里庄村,万年桥村,杨龙湾村,尧家边村,麻姑山村,麻源村 |
株良镇 | 株良居委会,毛家坪村,脊江村,世厚村,融坊村,湖边村,双湖村,株良村,杨梅村,古竹村,城上村,宏富村,尧村,路东村,田南村,泷油村,云市村,中云村,吴家山村,骆家塘村,红米丘村,江头塅村,长安村 |
上唐镇 | 上唐居委会,上唐村,塘湾村,东湖村,棠下村,姑余村,坊头村,包坊村,李敖村,上乌石村,太平村,余公头村,源头村,何家村,下崔村,上舍村,德溪村,黄家村 |
里塔镇 | 里塔居委会,新街村,里塔村,厚源村,谢坊村,欧坊村,渔良村,都军村,水南村,廖坊村,下湾村,徐兰村,昆塘村 |
洪门镇 | 洪门居委会,徐田村,庄上村,曹沅村,红岭村,沙坪村,付前村,渡口村,大源村 |
沙洲镇 | 沙洲居委会,沙洲村,珀玕村,余家墩村,黄狮村,水口村,曾家村,临坊村,邓坊村 |
龙湖镇 | 风洲村,龙湖村,王坪村,竺由村,小竺村,北源村,严和村,蔡坊村,池源村,上兰村,案科村,黄源村,五角口村 |
新丰街镇 | 新丰街居委会,新丰村,杨桥村,田东村,梅溪村,汾水村,林坊村 |
万坊镇 | 西坑村,徐家桥村,鄱阳村,东港村,双港村,黎家边村,大徐村,游家巷村,邓家边村,万坊村,上岭村,钟家边村,南坑村,上湖村 |
徐家乡 | 排头村,刘湖村,白洲村,下弓村,陈家村,贺家村,湖东村,江家村,严家村,游家村,圳上村,五帝村,厚坪村 |
天井源乡 | 南源村,尧坊村,田螺石村,良湖村,周坊村,曾坊村,新建村,曹坊村,罗坊村,天井源村,蔡王殿村,河垅村,港下园村 |
浔溪乡 | 大竺村,浔溪村,敖家湾村,墩头村,石磺村,高岭村,太坪村 |
南城建县于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因地处豫章郡之南,故称南城,是江西省建县最早的十八个古县之一。北宋设建昌军,元代改为建昌路,明设建昌府,管辖南城、新城(今黎川)、广昌、南丰四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明代,南城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朱元璋的第六世孙,也就是明代第九任皇帝宪宗(朱见深)的第四子朱祐槟封藩建昌,称为益端王。当时,江西除建昌的益王外,还有南昌的宁王和波阳淮王,在江西三藩之中势力最大的是我们建昌的益王,也是整个明代延续时间较长的王族。建昌府的建置沿至清末。1932年江西省第八行政督察区设在南城,1935年改为第七行政区,辖区含今抚州市全境和福建光泽。抗战时期,南城作为赣东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1941年3月,遭到日军飞机的轰炸,全城几乎被夷为平地;建国初期,政府无财力短时间恢复南城这座城市的昔日繁荣,遂将行政专署迁往抚州,南城属抚州专区(今抚州市)。
三国时期南城属吴,会稽王太平2年(257年),分出豫章郡东部建临川郡,又由南城分出南丰、东兴、永城3县,均隶临川郡。
晋武帝灭吴,南城属西晋。
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县治由硝石迁至现北门外榻埠街,改县名为新南城,仍属临川郡。
东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年),改新南城为南城,仍属临川郡。
宋永初元年(420年),宋武帝刘裕灭晋,属宋。
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临川郡治迁至南城。
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灭齐,属梁。陈武帝永定元年(557年),灭梁,属陈。
隋文帝开皇9年(589年),改临川郡为抚州。
炀帝大业3年(607年),改抚州为临川郡。
唐高祖武德5年(622年),改临川郡为抚州,从南城分出东兴、永城另立两县,南城、东兴、永城隶属抚州,7年(624年),复将东兴、永城两县并入南城。
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从抚州,属江南道。
玄宗开元21年(733年),从抚州,属江南西道;肃宗天宝元年(742年),复改抚州为临川郡,属临川郡。
僖宗乾符3年(876年),因榻埠街常患洪水,将县治迁至罗城。
五代十国先后属昭武军、抚州、建武军。南唐升南城为建武军。
宋太祖开宝2年(969年),东兴、永城并入南城,8年(975年),南唐灭,归宋。
太宗太平兴国3年(978年),设建昌军,军治在南城。
南宋高宗绍兴8年(1138年),分南城东南五乡设新城县,分南丰南部三乡设广昌县,仍归建昌军辖。
元世祖至元14年(1277年),改建昌军为建昌路。
明设建昌府,管辖南城、新城(今黎川)、南丰、广昌四县。
明太祖洪武2年(1369年),改建昌路为肇昌府,后改肇昌府为建昌府;神宗万历6年(1578年),分南城东北境18都设沪溪县。
在明代,南城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朱元璋的第六世孙,也就是明代第九任皇帝宪宗(朱见深)的第四子朱祐槟封藩建昌,称为益端王。
当时,江西除建昌的益王外,还有南昌的宁王和鄱阳的淮王,在江西三藩之中势力最大的是建昌的益王,也是整个明代延续时间较长的王族。
建昌府的建置沿至清末。
1932年江西省第八行政督察区设在南城。
1935年改为第七行政区,辖区含今抚州市全境和福建光泽。
抗战时期,南城作为赣东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
1941年3月,遭到日军飞机的轰炸,全城几乎被夷为平地。
201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29.65亿元,可比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9.42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4.07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6.16亿元,增长10.4%。三大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14.7:45.6:39.7调整为15.0:41.7:43.3。
精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