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县

富源县位于云南省东部,曲靖市东部,地处东经103°58′~104°49′北纬25°~25°58′。乌蒙山支脉自北向南纵贯全境,南北长约103千米,东西宽约54千米,两头宽、中间窄,呈薯形相衔狭长地形。全境地势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略有倾斜。境内最高海拔为西北部(墨红镇境内)的营盘山,海拔2748.9米,最低海拔为东南部(古敢乡境内)的特土峡谷,海拔1110米。东邻贵州盘县、西接麒麟区,南抵罗平县、贵州兴义市,北连宣威市。县人民政府驻地中安镇距曲靖市区63千米,距省府驻地昆明198千米。 自古就是内地进入云南的交通要道,素有“入滇第一关”、“滇黔锁钥”之称,是云南东大门。富源县以丰富的资源而得名,素有“八宝之乡”的美称。境内不仅土地、水能、动植物资源丰富,矿藏资源更为丰富。富源县建制历史悠久,历史的岁月留下了大批珍贵文物古迹,有建于明朝的“山界滇域、岭划黔疆,风雨划云贵”的雄奇界关、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胜境关;有由黔入滇较为完整的古驿道;还有大河旧石器时代洞穴文化遗址、文庙、魁星阁、亦佐古县城旧址、红军长征经过的“海丹铁索桥”、“富村,革命烈士纪念塔”等。地名由来:该县东南110公里老厂乡地藏煤、铜、锑、钨、硫硝石等矿甚丰,民国间曾名富源乡,故县取名富源。 【行政区划】 富源县辖10个镇、1个民族乡:中安镇、营上镇、黄泥河镇、竹园镇、后所镇、大河镇、墨红镇、富村镇、古敢水族乡、十八连山镇(原雨汪乡)、老厂镇。

中安镇清溪社区,太和社区,东门社区,王家屯社区,外山口社区,富源矿厂社区,后所煤矿社区,四屯村,迤山口村,东堡村,龙海村,莲花村,紫泉村,多乐村,海田村,青石村,硐上村,腰站村,石缸村,回隆村,龙潭村,厦格村,海坪村,寨子口村
营上镇民家村,营上村,大粟村,都格村,迤茂村,海戛村,得戛村,迤启村,速助村,哈播村,宽塘村,海丹村,岩头村,大坪村,茂河村,那当村
黄泥河镇黄泥河村,发祥村,牛场村,迤更者村,庆口村,布古村,新寨村,小羊场村,阿汪村,戛拉村,五乐村,牛额村,龙潭村,普克营村
竹园镇竹园村,新街村,松林村,大路村,茂兰村,纳佐村,糯木村,乐坞村,团结村,现鸡田村,海章村
后所镇迤后所村,法凹村,庆云村,栗树坪村,小冲村,卡泥村,双诺村,杨家坟村,外后所村,老牛场村,阿依诺村,洗洋塘村,岩上村
大河镇脑上村,庵子冲村,黄泥村,白马村,磨盘村,圭山村,篆湾村,格宗村,黄竹村,起铺村,长坪村,白岩村,大河村,青龙村,铜厂村,恩乐村,挑担村
墨红镇墨红村,普冲村,玉麦村,九河村,加克村,吉克村,补木村,江浪村,三台村,清水村,法土村,鲁木克村,光山头村,田冲村,世依村,磨山村
富村镇、富村居核村,砂厂村,德胜村,松子山村,托田村,祖德村,团山村,小坝村,干龙村,新坪村,普红村,古木村,大凹子村,新店村,亦佐村,水井村,鲁纳村,块泽村,新厂村,白石岩村
十八连山镇雨汪村,箐头村,丕得村,老屋村,海子村,取木德村,腊甲村,补羊村,德厚村,卡锡村,华毕村,天宝村,细冲村,阿南村,茂铎村,纸厂村,岔河村
老厂镇老厂村,拖竹村,大格村,押租村,新角村,新保村,者米村,迤得黑村,黑克村
古敢乡古敢村,沙营村,补掌村

【历史沿革】 周秦时属滇国。 两汉时属益州宛温县。 两晋南北朝时属宁州。 隋朝属益州开边县。 唐朝属盘州。 南诏和大理国时为摩弥部。 元朝时在境内北部设罗山县,属曲靖宣抚司。 明洪武二十三年废罗山县,新置平彝县卫,南部仍为亦佐县。 清初平彝县卫属云南都司、亦佐县属曲靖军民府。 清顺治十四年废亦佐县为平夷县。 康熙三十四年,以平彝废卫、亦佐废县,建平彝县,属曲靖军民府。 1954年改称富源县至今。 1997年,富源县面积3236.8平方千米,人口约59.2万人。辖3个镇、8个乡:中安镇、营上镇、黄泥河镇、后所乡、大河乡、墨红乡、竹园乡、富村乡、古敢水族乡、雨汪乡、老厂乡。县政府驻中安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富源县常住总人口657474人,其中:中安镇118346人,营上镇64190人,黄泥河镇52151人,后所乡60714人,大河乡74517人,墨红乡54886人,竹园乡42533人,富村乡78749人,古敢水族乡13442人,雨汪乡59533人,老厂乡38413人。 2001年7月18日,省政府批准同意后所乡、竹园乡撤乡设镇;8月25日,省政府批准批准同意雨汪乡更名为十八连山乡。自此,全县辖5个镇、5个乡、1个民族乡:中安镇、营上镇、黄泥河镇、竹园镇、后所镇、大河乡、墨红乡、富村乡、老厂乡、十八连山乡、古敢水族乡。 2002年4月29日,省政府批准同意大河乡撤乡设镇;9月8日,省政府批准同意墨红乡、富村乡撤乡设镇。2003年,全县辖中安、营上、黄泥河、后所、竹园、大河、墨红、富村,8个镇和古敢、十八连山乡、老厂3个乡,下设159个行政村。总人口67.2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1.94万人,非农业人口5.34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92.06%、7.9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07人。境内主要有汉族、彝族、水族、回族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6.30万人,占总人口的9.36%。 2006年,全县总面积3348平方千米,总人口70.09万人。辖8个镇、2个乡、1个民族乡:中安镇、营上镇、黄泥河镇、竹园镇、后所镇、大河镇、墨红镇、富村镇、古敢水族乡、雨汪乡、老厂乡。共有7个居委会、155个行政村。县政府驻中安镇。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富源县常住总人口722640人,其中:中安镇125701人,营上镇73541人,黄泥河镇56551人,竹园镇45583人,后所镇68322人,大河镇77198人,墨红镇58840人,富村镇、88230人,十八连山镇68522人,老厂镇48533人,古敢乡11619人。 2013年10月20日,省政府(云政复[2013]77号)批准同意撤销中安镇。富源县撤销中安镇,设立中安街道、胜境街道;保留营上镇、黄泥河镇、大河镇、竹园镇、富村镇、墨红镇、后所镇、十八连山镇、老厂镇和古敢水族乡。调整后,富源县辖2个街道、9个镇、1个民族乡。 2014年3月3日,省政府(云政复[2014]7号)批准同意将后所镇洗洋塘村,调整归胜境街道管辖。同年,黄泥河镇、富村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 富源县气候概况 富源县地貌为中山山地,突出的峡谷地貌,其特征为河流纵向切割、山川南北展布、地形破碎、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岩溶发达、河谷阶地狭窄,耕地零星分散。乌蒙山支脉自北向南纵贯全境,南北长约103千米,东西宽约54千米,两头宽、中间窄,呈薯形相衔狭长地形。全境地势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略有倾斜。境内最高海拔为西北部的营盘山,海拔2748.9米,最低海拔为东南部的特土峡谷,海拔1110米。富源县属于南温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境内降水丰富,四季温和,每年平均气温14℃左右,相对湿度较大,雨热同季,干湿分明,光照热量条件较好。

精选留言

曲靖富源县简介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