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市
同仁市,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辖县级市,原同仁县东邻甘肃省夏河县,西连贵德县南接泽库县,北与循化、尖扎县接壤,地理坐标介与东经101°38′-107°27′,北纬35°01′-35°47′,距省会西宁市181公里(高速公路修建中,预计减少)。中国热贡艺术之乡。全县总人口为7.34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5.4万人,总面积3275平方公里。 同仁县是“热贡艺术”的发祥地,是著名的藏族画家之乡,是青海唯一的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隆务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有充满神秘色彩的藏乡民间“六月会”和以唐卡、堆绣、雕塑为主的“热贡艺术”。地名由来:本循化县地,1931年析置同仁县。初治今县东北保安城,后迁隆务寺。1952年改设同仁藏族自治区,1953年复改同仁县(1954年批准)。 【行政区划】 同仁县辖2个镇、9个乡:隆务镇、保安镇、兰采乡、双朋西乡、扎毛乡、黄乃亥乡、曲库乎乡、年都乎乡、多哇乡、瓜什则乡、加吾乡。
隆务镇 | 隆务街社区,热贡路社区,四合吉社区,隆务村,吴屯下庄村,吴屯上庄村,加仓玛村,加毛村,措玉村,向阳村,牙浪村,依里村,阿宁村,娘落村 |
保安镇 | 保安社区城外村,城内村,全都村,相曲村,卧科村,尕则墩村,新城村,夏尕龙村,群吾村,浪加村,东干木村,银扎木村,赛加村,卡加村 |
兰采乡 | 兰采牧委会土房村,还却乎牧委会 |
双朋西乡 | 双朋西村,还主村,协智村,宁塔村 |
扎毛乡 | 扎毛村,卡苏乎牧委会和日村,果盖里仓村 |
黄乃亥乡 | 日秀么村,群吾村,阿吾乎村,羊智沟村 |
曲库乎乡 | 多哇村,古德村,瓜什则村,江龙农业村,江龙牧业村,牧委会索乃亥村,江什加村,木合沙村 |
年都乎乡 | 年都乎村,录合相村,郭么日村,曲玛村,夏卜浪村,尕沙日村 |
多哇乡 | 直跃村,尖德村,交隆务村,卡什加村,其日那村,东维村 |
瓜什则乡 | 阿旦村,郭进村,阿哇日村,塔哇村,力吉村,赛庆村 |
加吾乡 | 协智村,俄毛村,吉仓村,加吾岗村,江日村,东维村 |
【历史沿革】 同仁在历史上是游牧地区。在汉朝时期,同仁北部成为汉朝屯田之地。至唐中宗时,这里作为金城公主的汤沐邑,赐于吐蕃。宋代是角罗蕃政权的势力范围。元明两代,始以县境保安为触角,有中央屯军的伸入,形成以隆务寺为中心青海最大的藏传佛教政教合一统治体系,一直延续到清代。 古为古羌地,西晋末为吐谷浑地,隋为达化县地,唐初为达化县、米川县地,安史之乱后为吐蕃地,宋初为吐蕃角厮角辖地,元为贵德州地,明为归德千户所辖,清隶循化厅,民国初隶循化县,1929年设立同仁县。 1949年沿旧制仍设同仁县,1952年改为同仁藏族自治区。 1953年由同仁藏族自治区析置泽库县,同年改同仁藏族自治区为同仁县,均隶黄南藏族自治区(州)。 1999年末,同仁县面积3460平方千米,人口73896人(根据青海省志)。辖1个镇和12个乡:隆务镇、年都乎乡、加吾乡、保安乡、双朋西乡、扎毛乡、曲库乎乡、牙浪乡、多哇乡、麻巴乡、兰采乡、瓜什则乡、黄乃亥乡。县政府驻隆务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同仁县总人口77040人,其中:隆务镇23294人、兰采乡3558人、麻巴乡5285人、双朋西乡3737人、扎毛乡3668人、保安乡4780人、黄乃亥乡2944人、曲库乎乡6440人、牙浪乡1946人、年都乎乡8060人、多哇乡4986人、瓜什则乡3886人、加吾乡4456人。 2001年3月19日,撤销保安、麻巴2乡,合并设立保安镇(镇政府驻地设在原保安乡)(青政函[2001]21号)。调整后,同仁县辖2个镇、10个乡:隆务镇、保安镇、兰采乡、双朋西乡、扎毛乡、黄乃亥乡、曲库乎乡、牙浪乡、年都乎乡、多哇乡、瓜什则乡、加吾乡。 2001年末,同仁县辖2个镇、10个乡(牧业乡3个、农业乡7个),3个居委会、74个村(牧)委会。 2005年,同仁县辖2个镇、10个乡:隆务镇、保安镇、兰采乡、双朋西乡、扎毛乡、黄乃亥乡、曲库乎乡、牙浪乡、年都乎乡、多哇乡、瓜什则乡、加吾乡。 2006年8月,撤销牙浪乡,并入隆务镇。调整后,同仁县辖2个镇、9个乡:隆务镇、保安镇、兰采乡、双朋西乡、扎毛乡、黄乃亥乡、曲库乎乡、年都乎乡、多哇乡、瓜什则乡、加吾乡。县政府驻隆务镇。 同仁县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隆务河纵贯全境南北,形成东西部山区和中部河谷地区。境内山峦起伏,河谷相间,地貌复杂多样。地势南高北低,最高海拔4767米,最低海拔2160米,相对高差2607米。年平均气温5.2℃,年均降水量425.7毫米,无霜期约61-150天,年均日照2413.1-2634.9小时,属冷温干旱气候区,是天然的避暑胜地。
精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