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定市
罗定古称泷州,又名龙乡,从晋末设龙乡县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位于广东省西部粤桂两省交接处,是著名爱国将领蔡廷锴将军的故乡。
罗定西部、西北部和南部一部分为云开大山山地,东面为云雾山山地,中部、东北部和南部为盆地、丘陵地带。全境形似东西南为边围,向东北开口的箕状盆地。罗定红盆内满布红色粉砂岩,面积约800平方公里,为省内山区罕见的盆地。西部缘为高山区,有10座海拔超过1000米的山峰。最高峰为龙须顶,海拔1327米。东南缘为云雾山余脉,延伸至金鸡、苹塘、朗塘等地一带衍生为岩溶地貌,峰林耸立,溶洞广布。罗定地处北回归线南侧,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长无严冬,气温偏高,热量丰富,春秋暖和,雨量变幅大,温、光、热地域差异明显,干旱及倒春寒灾害较多。全年平均日照率42%,平均气温在18.30~22.10℃之间。累年降水量在1260~1600毫米之间,平均值在1400毫米左右。罗定地下水总储量为3.60亿立方米;地表水绝大部分汇集于罗定江及其支流,其中11条二三级支流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溪涧较多,落差大,水能可开发量6.27万千瓦。罗定江发源于信宜的鸡笼山,流经罗定境内的11个乡镇,由郁南县的南江口注入西江。罗定江全长201公里,流域总面积4493平方公里。其中罗定境内长81公里,流域面积2220.5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96.50%。罗定江流域风光如画,孕育着底蕴深厚的文化,被清代广东才子宋湘称为“人文古邹鲁,山水小蓬瀛”。
罗定矿产资源初步探明矿种有46种,可供开发利用的矿种有16种,其中金属矿有锰矿、铁矿、锡矿、金矿、金红石等5种,非金属矿有石英砂、陶土、瓷土、石灰石、大理石、花岗岩等11种。有储量大、开发前景好的锰矿、石灰石、石英砂,其中锰矿主要分布在新榕、连州,已初步查明储量超过1000万吨,锰矿含量20%~30%,含铁量30%,属低磷锰矿;石英矿主要分布在分界、太平、罗镜等镇,已查明储量1亿立方米,二氧化硅含量达97%以上,自然白度达80%以上,是烧制玻璃、马赛克的主要原材料;石灰石矿主要分布在苹塘、金鸡、塘等镇,以裸露矿为主,储量超过30亿吨,主要用于生产水泥、石灰、复粉等建筑材料。金鸡镇的红菱大理石“帝女红”,石质幼嫩坚韧,平面度好,光可鉴人,且水裂纹少,不会回潮,耐光耐冷耐热,是高级装饰材料。
【行政区划】
截至2012年6月31日,罗定市辖4个街道、17个镇:罗城街道、素龙街道、附城街道、双东街道、罗镜镇、太平镇、分界镇、罗平镇、船步镇、两塘镇、苹塘镇、金鸡镇、围底镇、华石镇、榃滨镇、黎少镇、生江镇、连州镇、泗纶镇、加益镇、龙湾镇。
历史沿革
春秋,罗定为百越地。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平定南越,设置南海郡,领18个县,其中有开阳县,开阳县治所在今船步镇。
秦末汉初南海郡尉赵佗兼并桂林郡、象郡,建立南越国,今市境属之。置县不详。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南越地设置南海、苍梧等7个郡。交州苍梧郡下置端溪县。罗定大部分地属端溪县。
吴黄武五年(226),罗定地属广州苍梧郡端溪县。端溪县包括今德庆、罗定、郁南、云城、云安、信宜等的部分地方。
晋永和五年(344),析苍梧置晋康郡,晋康郡领县14。析端溪置龙乡、夫阮两县,龙乡县为泷水县的旧名,是现罗定治地罗城镇成为县治的开始。罗定地有龙乡县、夫阮县及平原县。
永和七年(346),改平原县为平原郡,领龙乡县,夫阮属晋康郡。
南朝宋永初至元嘉年(420~432),罗定地包括平原郡、龙乡县、平原县及晋康郡之夫阮县。
南齐永明元年(483),废平原郡置广熙郡,析龙乡县置永熙、罗平两县,郡治龙乡县。罗定地括龙乡、永熙、罗平、夫阮4县。
南朝梁天监五年(507)分广州置桂州。自始有广东和广西之分。六年(508)兼置泷州(泷州之名源于今罗定江罗镜段有泷喉,滩高水急,巨石横截中流,十分险要)和建州,此时的泷州州治在今罗镜、太平镇境。建州州治在今附城镇古城角。析广熙置平原、开阳、罗阳三郡。泷州辖平原郡(郡治龙乡县)、龙乡县,永业县,开阳郡(郡治开阳县)、开阳县,梁德郡、梁德县;建州辖广熙郡、永熙县、安南县,罗阳郡、罗阳县。其中永业县治在今广西岑溪筋竹镇,梁德郡、梁德县治在今信宜市。
南陈仍按梁设。
隋开皇九年(589),废郡名,改龙乡县为平原县,与开阳县、怀德县、永业县同隶属泷州。永熙县、安南县、罗阳县隶属建州。罗定地有平原、开阳、永熙、安南、罗阳5县。
开皇十八年(598),改平原为泷水县,改罗阳为正义县。罗定始有泷水县名。
大业三年(607),改泷州置永熙郡,废建州。并开阳、正义入泷水县,并安南入永熙。永熙郡辖6个县:泷水县、永熙县,永业县(今岑溪)、怀德县(今信宜)、良德县(今电白)、安遂县(今郁南)。
唐武德四年(621),改永熙郡设泷州,此时泷州州治在今太平镇潭白村周围地方(注:有罗定州志记改为窦州。窦州之名先在罗定出现。在今太平镇潭白小学,遗留有石碑记窦州,当地百姓亦讲此为古窦州。在今信宜市境内的窦州原称南扶州,到唐贞观八年才把南扶州改用窦州之名)。析泷水置开阳县、正义县,以泷水、开阳、正义、怀德4县隶泷州,置南建州,以永熙、安遂、永业县隶南建州。武德五年(622)并正义县入怀德县,改永熙县为永宁县。
唐贞观元年(627),并开阳、怀德入泷水县,隶泷州。是年,唐分天下为十道,泷水属岭南道。
唐贞观六年(632),改泷州,重新设置南建州,以泷水县、开阳县、永宁县、安南县隶南建州,而永业县改隶义州。
唐贞观八年(634),改南建州为药州。唐贞观十八年(644),废药州复置泷州,领县如旧。
唐天宝元年(742),改泷州设开阳郡,隶岭南道。乾元二年(759)复改开阳郡设泷州。
宋开宝六年(973),开阳、建水、永宁、正义并入泷水县(县署则设在原开阳县今船步镇旧县址。至元大德八年(1304),知县陈泽县署迁至原建水羊禄埠即今罗城镇地方)。同年废泷州。从此直至明万历四年(1576),其间600余年,罗定地域只设泷水县,泷水县辖今罗定及郁南、云安、云城、信宜、岑溪部分地区,先后隶属广南路康州晋康郡、广南东路德庆府、湖广行中书省广西道德庆路、广东布政使司肇庆府等。
明万历五年(1577),凌云翼征罗旁,平瑶乱,升泷水县为罗定直隶州,设罗定直隶布政使司。析泷水县东部东山黄姜垌等和德庆、高要、新兴部分地区建东安县(今云城区、云安县),析泷水县西部西山大垌等和德庆、封川部分地区建西宁县(今郁南县)。罗定直隶州领东安、西宁两县。罗旁平定,因以罗定为州名,罗定州之东西也安宁,便以东安、西宁为县名。由是泷水之名始革,而罗定之名亦始于此。
清朝设罗定直隶州,州治罗城,辖本州(罗定州)和东安县、西宁县。罗定州直隶广东省。另外,兵备道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设置。自明万历五年开州设罗定兵备道驻州治,至清康熙二年,罗定兵备道归并岭西守道。康熙六年裁撤岭西守道。康熙九年复设高雷廉道驻高州,罗定州守备隶之。康熙十六年复设罗定道驻州治。康熙二十一年裁并入岭西巡道分巡肇高廉罗道驻肇庆。雍正八年析为肇罗道。同治六年改分巡肇罗阳道驻肇庆府城。
民国元年(1912),政府统一撤销州、府一级建制。罗定州改为罗定县,原隶属罗定直隶州之东安(云浮)、西宁(郁南)县始分出,均隶属广东省。民国时期,罗定县先后隶属广东省南路行政公署、西区善后委员会公署、西区绥靖委员会公署、1936年隶属广东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1949年5月起隶属广东省第十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
建国后,罗定县隶属广东省西江专区。1952年,隶属广东省粤中行政区。1958年11月5日,罗定、郁南两县合并,称罗南县。县机关设在罗城镇,隶属江门专区。1959年1月4日,罗南县改称罗定县。1961年4月10日,析罗定县恢复原罗定和郁南两县建制,罗定县隶属广东省肇庆地区。1993年4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罗定县设立罗定市,由广东省直辖、肇庆市代管。1994年4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云浮地级市,代管罗定市。
罗定市建置沿革简表
表1-1
朝代
年代
隶属
州(府)级建置
县级建置[州领其他县]
春秋战国
百越地
秦
始皇三十三年(前214)
南海郡
开阳县(治所今船步)
秦末汉初
南越国
记述不详
汉
元鼎六年
(前111)
交州
苍梧郡
端溪县(含现德庆、罗定、云城、云安、郁南、信宜等全部或部分地方)
晋
永和五年(349)
广州
晋康郡
龙乡县、夫阮县、平原县
永和七年(351)
广州
平原郡
龙乡县、平原县
晋康郡
夫阮县
南
朝
宋
永初元年(420)
广州
平原郡
龙乡县、平原县,晋康郡夫阮县
齐
永明元年(483)
广州
广熙郡
龙乡县、永熙县、罗平县、平原县、夫阮县
梁
梁天监六年(507) 始设
广州
泷州
平原郡
龙乡县(郡治)、[永业县(今岑溪)]
开阳郡
开阳县(郡治)
梁德郡
梁德县(郡县地属今信宜)
建州
广熙郡
永熙县、安南县
陈
罗阳郡
罗阳县
隋
开皇九年(589)
广州
总管府
泷州
平原县(改龙乡为平原)、开阳县、[怀德县、永业县]
建州
永熙县、安南县、罗阳县
人口
截至2016年末,全市总户数346183户,户籍总人口为1300659人,其中农业人口850836人,城镇人口449823人。罗定辖区内共有18个民族,以汉族为主,另外有少量的壮族、瑶族、回族、藏族、苗族、彝族、满族、侗族、白族、仫佬族、黎族、布依族、土家族、傣族、畲族、水族、毛南族。
经济发展
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46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第一产业42.55亿元,同比增长3.9%;第二产业75.77亿元,同比增长8%;第三产业77.14亿元,同比增长11.1%。三次产业结构为21.7:38.8:39.5。
罗定西部、西北部和南部一部分为云开大山山地,东面为云雾山山地,中部、东北部和南部为盆地、丘陵地带。全境形似东西南为边围,向东北开口的箕状盆地。罗定红盆内满布红色粉砂岩,面积约
罗定矿产资源初步探明矿种有
【行政区划】
截至2012年6月31日,罗定市辖4个街道、17个镇:罗城街道、素龙街道、附城街道、双东街道、罗镜镇、太平镇、分界镇、罗平镇、船步镇、两塘镇、苹塘镇、金鸡镇、围底镇、华石镇、榃滨镇、黎少镇、生江镇、连州镇、泗纶镇、加益镇、龙湾镇。
罗城街道 | 中区,东区,西区,南区,北区,城东居委会,石围居委会,细坑居委会,柑园居委会,区屋居委会 |
素龙街道 | 素龙社区,素龙村,凤塘村,赤坎村,潭井村,平南村,凤西村,大甲村,大灼村,新塘村,马兰村,沙步村,桃子冲村,中村,沙豪岗村,上宁村,岗咀村,冲表村,思围村,棠梨村,大榄村,七和村,赤泥村,龙税村 |
附城街道 | 附城居委会,平西村,大旁街村,平湾村,罗溪村,同仁村,丰盛村,星光村,康任村,高峰村,塔脚村,天策村,新乐村,新民村,木护村,冲丽村,四东村,黄沙村,云龙村,太平村,新竹村,沙口村,东冠村 |
双东镇街道 | 双东居委会,双东村,龙凤村,以民村,大同村,陈皮村,六竹村,大众村,白荷村 |
罗镜镇 | 罗镜居委会,龙甘村,水摆村,椽安村,镜西村,镜坡村,石淇湾村,塘冲村,驸台村,红光村,官渡头村,大平岗村,镜东村,龙星村,龙岩村,镜南村,云沙村,云龙村,步贺村,美河村,新星村,新中村,横桥村,新西村,新东村 |
太平镇 | 太平居委会,丽塘村,太东村,洞美村,励志村,太西村,埒口村,太北村,腾笔村,木利村,双角村,潭白村,古龙村,西良村,东良村镇、安村,黄豆坪村 |
分界镇 | 分界居委会,三和村,石牌村,分界村,金田村,金河村,金垌村,罗星村,罗光村,罗金村 |
罗平镇 | 罗平居委会,古莲冲村,古勇村,望天村,罗周围村,围头村,双莲村,竹围村,办塘村,泗盆村,潭阳村,平垌村,牛路村,乌龙村,沙头村,营下村,塘屋村,新村,新光村,潭东村,潭西村,黄牛木村,潭北村,山田村 |
船步镇 | 船步居委会,船东村,甘步村,蓝村,船北村,仓地村,龙岗村,河背村,谋平村,炉冲村,炉星村,聂垌村,双朗村,云罗村,垌心村,红岭村,大围村,回龙村,山垌村 |
满塘镇 | 满塘居委会,满南村,红星村,石庵村,北姜村,木头塘村,罗阳村,平石村,满东村,黄金满村,大旺塘村,石碑村,都近村 |
苹塘镇 | 苹塘居委会,周沙村,墩仔村,茶榕村,澳塘村,瑞平村,道村,桐油村,良官村,龙吉村,大虾村,谈礼村 |
金鸡镇 | 金鸡居委会,石龙村,大岗村,西岸村,坪塘村,洪塘村,庙岗村,罗贯村,大垌村,黎垌村,会龙村 |
围底镇 | 围底居委会,陀冲村,秋风村,城围村,凤山村,莲塘头村,五华村,文岗村,寻贤村,古薄塘村,宦塘村,古模村,杨村,泗和村,朗社村,渡头村 |
华石镇 | 华石社区,木冲口村,大未村,马路村,三屋村,荔枝冲村,寨脚村,莫村,双豆村,雅言村,古范村 |
林滨镇 | 林滨居委会,林滨村,思理村,山河村,金滩村,高竹村,车田村,永坑村,夜护村,六云村,潮岭村,办田村,梅竹村,思甲村 |
黎少镇 | 黎少居委会,黎少村,寨坪村,田心村,里塘村,林濮村,丽芝村,泗片村,大塘村,元珠村,隆久村,林泽迳村,三家店村,横岗村,大陂村,松木村,赤岭村,黄沙口村,坡塘村 |
生江镇 | 生江居委会,生江村,里午村,安全村,八达村,林兵村,八和村,云桂村,碗窑村,三和村,七记村,双脉村 |
连州镇 | 连州居委会,古榄村,车战村,五和村,连东村,连州村,连北村,官田村,万车村,木坪村,云致村,白马村,高垌村,林升村,平北村,蒲垌村,云良村 |
泗纶镇 | 泗纶居委会,新城村,鸭脚村,连城村,山栗村,胜乐村,双龙村,分会村,杨绿村,泗安村,荣安村,黄丽村,高和村,沙底村,铁陆村,泗荣村,双坝村,泗联村,松南村,青桐村,南山村,升平村,和平村,都门村,明镜村,和合村,新和村,双德村 |
加益镇 | 加益居委会,旺水村,木寨村,排埠村,石头村,清水村,双益村,合江村,灵凡村,鳌头村 |
龙湾镇 | 扶合居委会,上赖村,旗垌村,榕木村,永乐村,双合村,中安村,大石村,垌旺村,棠棣村,金充村,南充村 |
罗平农场 | 罗平农场虚拟生活区 |
春秋,罗定为百越地。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平定南越,设置南海郡,领18个县,其中有开阳县,开阳县治所在今船步镇。
秦末汉初南海郡尉赵佗兼并桂林郡、象郡,建立南越国,今市境属之。置县不详。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南越地设置南海、苍梧等7个郡。交州苍梧郡下置端溪县。罗定大部分地属端溪县。
吴黄武五年(226),罗定地属广州苍梧郡端溪县。端溪县包括今德庆、罗定、郁南、云城、云安、信宜等的部分地方。
晋永和五年(344),析苍梧置晋康郡,晋康郡领县14。析端溪置龙乡、夫阮两县,龙乡县为泷水县的旧名,是现罗定治地罗城镇成为县治的开始。罗定地有龙乡县、夫阮县及平原县。
永和七年(346),改平原县为平原郡,领龙乡县,夫阮属晋康郡。
南朝宋永初至元嘉年(420~432),罗定地包括平原郡、龙乡县、平原县及晋康郡之夫阮县。
南齐永明元年(483),废平原郡置广熙郡,析龙乡县置永熙、罗平两县,郡治龙乡县。罗定地括龙乡、永熙、罗平、夫阮4县。
南朝梁天监五年(507)分广州置桂州。自始有广东和广西之分。六年(508)兼置泷州(泷州之名源于今罗定江罗镜段有泷喉,滩高水急,巨石横截中流,十分险要)和建州,此时的泷州州治在今罗镜、太平镇境。建州州治在今附城镇古城角。析广熙置平原、开阳、罗阳三郡。泷州辖平原郡(郡治龙乡县)、龙乡县,永业县,开阳郡(郡治开阳县)、开阳县,梁德郡、梁德县;建州辖广熙郡、永熙县、安南县,罗阳郡、罗阳县。其中永业县治在今广西岑溪筋竹镇,梁德郡、梁德县治在今信宜市。
南陈仍按梁设。
隋开皇九年(589),废郡名,改龙乡县为平原县,与开阳县、怀德县、永业县同隶属泷州。永熙县、安南县、罗阳县隶属建州。罗定地有平原、开阳、永熙、安南、罗阳5县。
开皇十八年(598),改平原为泷水县,改罗阳为正义县。罗定始有泷水县名。
大业三年(607),改泷州置永熙郡,废建州。并开阳、正义入泷水县,并安南入永熙。永熙郡辖6个县:泷水县、永熙县,永业县(今岑溪)、怀德县(今信宜)、良德县(今电白)、安遂县(今郁南)。
唐武德四年(621),改永熙郡设泷州,此时泷州州治在今太平镇潭白村周围地方(注:有罗定州志记改为窦州。窦州之名先在罗定出现。在今太平镇潭白小学,遗留有石碑记窦州,当地百姓亦讲此为古窦州。在今信宜市境内的窦州原称南扶州,到唐贞观八年才把南扶州改用窦州之名)。析泷水置开阳县、正义县,以泷水、开阳、正义、怀德4县隶泷州,置南建州,以永熙、安遂、永业县隶南建州。武德五年(622)并正义县入怀德县,改永熙县为永宁县。
唐贞观元年(627),并开阳、怀德入泷水县,隶泷州。是年,唐分天下为十道,泷水属岭南道。
唐贞观六年(632),改泷州,重新设置南建州,以泷水县、开阳县、永宁县、安南县隶南建州,而永业县改隶义州。
唐贞观八年(634),改南建州为药州。唐贞观十八年(644),废药州复置泷州,领县如旧。
唐天宝元年(742),改泷州设开阳郡,隶岭南道。乾元二年(759)复改开阳郡设泷州。
宋开宝六年(973),开阳、建水、永宁、正义并入泷水县(县署则设在原开阳县今船步镇旧县址。至元大德八年(1304),知县陈泽县署迁至原建水羊禄埠即今罗城镇地方)。同年废泷州。从此直至明万历四年(1576),其间600余年,罗定地域只设泷水县,泷水县辖今罗定及郁南、云安、云城、信宜、岑溪部分地区,先后隶属广南路康州晋康郡、广南东路德庆府、湖广行中书省广西道德庆路、广东布政使司肇庆府等。
明万历五年(1577),凌云翼征罗旁,平瑶乱,升泷水县为罗定直隶州,设罗定直隶布政使司。析泷水县东部东山黄姜垌等和德庆、高要、新兴部分地区建东安县(今云城区、云安县),析泷水县西部西山大垌等和德庆、封川部分地区建西宁县(今郁南县)。罗定直隶州领东安、西宁两县。罗旁平定,因以罗定为州名,罗定州之东西也安宁,便以东安、西宁为县名。由是泷水之名始革,而罗定之名亦始于此。
清朝设罗定直隶州,州治罗城,辖本州(罗定州)和东安县、西宁县。罗定州直隶广东省。另外,兵备道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设置。自明万历五年开州设罗定兵备道驻州治,至清康熙二年,罗定兵备道归并岭西守道。康熙六年裁撤岭西守道。康熙九年复设高雷廉道驻高州,罗定州守备隶之。康熙十六年复设罗定道驻州治。康熙二十一年裁并入岭西巡道分巡肇高廉罗道驻肇庆。雍正八年析为肇罗道。同治六年改分巡肇罗阳道驻肇庆府城。
民国元年(1912),政府统一撤销州、府一级建制。罗定州改为罗定县,原隶属罗定直隶州之东安(云浮)、西宁(郁南)县始分出,均隶属广东省。民国时期,罗定县先后隶属广东省南路行政公署、西区善后委员会公署、西区绥靖委员会公署、1936年隶属广东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1949年5月起隶属广东省第十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
建国后,罗定县隶属广东省西江专区。1952年,隶属广东省粤中行政区。1958年11月5日,罗定、郁南两县合并,称罗南县。县机关设在罗城镇,隶属江门专区。1959年1月4日,罗南县改称罗定县。1961年4月10日,析罗定县恢复原罗定和郁南两县建制,罗定县隶属广东省肇庆地区。1993年4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罗定县设立罗定市,由广东省直辖、肇庆市代管。1994年4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云浮地级市,代管罗定市。
罗定市建置沿革简表
表1-1
(前111)
苍梧郡
晋康郡
朝
总管府
截至2016年末,全市总户数346183户,户籍总人口为1300659人,其中农业人口850836人,城镇人口449823人。罗定辖区内共有18个民族,以汉族为主,另外有少量的壮族、瑶族、回族、藏族、苗族、彝族、满族、侗族、白族、仫佬族、黎族、布依族、土家族、傣族、畲族、水族、毛南族。
经济发展
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46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第一产业42.55亿元,同比增长3.9%;第二产业75.77亿元,同比增长8%;第三产业77.14亿元,同比增长11.1%。三次产业结构为21.7:38.8:39.5。
精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