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县

芦山县位于四川盆周山区西缘,雅安地区东北部,青衣江上游。北与汶川县连界,东北与崇州市、大邑县、邛崃市毗邻。地跨东经102°52′-103°11′,北纬30°01′-30°49′。县境南北长86.6公里(飞仙关至断头岩),东西宽:北部为24.4公里(芦、崇、大三县(市)交界点至二十四凼),中部为19.42公里(芦、大、邛三县(市)交界点至大瓮顶),南部为17.2公里(芦、邛、雅三县(市)交界点至六台山)。幅员面积1364.42平方公里。县城距雅安31公里,距成都156公里。
【自然资源】
芦山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资源可开发量57万千瓦,已开发10万千瓦;森林面积57万亩,活立木储量400多万立方米;竹林面积12万亩,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天独厚,有大、小熊猫,金丝猴.羚羊。苏门羚、贝母鸡、水獭,布氏哲罗鲑以及兰花等珍稀观赏动植物。矿产资源尤以与“印度红”齐名的“中国红”系列红花岗石闻名于世,加之黑色、绿色花岗石和汉白王大理石矿储量达10亿立方米以上,铝土矿14储量800O多万吨,富矿占三分之一;煤炭储量7300万吨;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灵鹫山、大雪峰原始森林风景名胜区被列为地级风景名胜区,正申报省级、国家级风景旅游区,四大峡谷风光绮丽,特别是省属铜头电站,在铜头峡上筑起“高峡平湖”景色尤为壮丽,原始森林广袤深邃,是目前距成都最近的一片原始森林,人文景观独特,有全国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汉石刻馆,樊敏碑、平襄楼、王晖石棺及陈列馆艺术珍品,展示了芦山古朴民风和传统文化。还有集雄、幽、秀、美为一体的金鸡峡、飞仙峡、大岩峡、铜头峡;灵鹫山、浮屠山是在世界华人中享有盛誉的圣山,民间尚有“先有灵鹫后有峨眉”之说;龙门洞、石刀溶洞是白垩纪砾岩溶洞;围塔漏斗是世界迄今为止已发现的最大的有人类居住的地质漏斗。
芦山是雕刻文化之乡。芦山雕刻工艺源远流长。郭沫若曾题诗赞誉“西蜀由来多名工,芦山僻地竞尔雄”。随着民间雕刻工艺蓬勃发展,目前已在芦山形成了全国乌木根雕第一,根雕第三的市场,芦山已成为闻名遐迩的雕刻文化之乡。
芦山是一片富饶的土地。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57万千瓦;矿产资源丰富,金、银、铜、铁、铅锌等金属矿品种众多;农林物产丰富,是四川省最大的魔芋基地县,有古为贡菜,宋代大诗人黄庭坚写诗赞誉的绿菜;有古为贡茶,今获国家有机认证的马牛山茶。
【行政区划】
芦山县辖5镇4乡:芦阳镇、飞仙关镇、双石镇、太平镇、大川镇、龙门乡、思延乡、清仁乡、宝盛乡。下辖46个村(社区)256个村民小组。
芦阳镇 城北居委会,城西居委会,城南居委会,先锋居委会,城东居委会,金花居委会,黎明村,火炬村
飞仙关镇 朝阳村,新庄村,三友村,飞仙村,凤凰村
双石镇 双河村,围塔村,石风村,西川村
太平镇 春光村,祥和村,兴林村,胜利村,钟灵村,大河村
大川镇 快乐村,杨开村,三江村,小河村
思延乡 清江村,草坪村,铜头村,周村
清仁乡 仁加村,大同村,芦溪村,同盟村,横溪村,大板村
龙门乡 青龙村,王家村,五星村,红星村,隆兴村,古城村
宝盛乡 玉溪村,凤头村,中坝村

    >> 相关网站及友情链接

【历史沿革】
芦山县远在新石器时代即有氏族部落在此生息繁衍,从事狩猎和农耕。
夏为梁州之域,商为氐羌地,周属雍州,后为青衣羌国地(或说蜀国地)。
公元前316年建县以来,县名历经青衣、汉嘉、阳嘉战国后期,秦惠文王更、汉嘉、始阳、卢山、泸山、芦山更替。芦阳镇历为西部都尉、蜀郡属国都尉、汉嘉郡、县的治地,亦是红军建立的川康边革命根据地的中心。至今已有2300余年历史。
芦山自秦置青衣道至蜀汉阳嘉县,境域包括今芦山县全境和宝兴、邛崃、名山、雅安、天芦山县(市)的部分地。
唐、宋、元时,县境包括今宝兴县灵关,邛崃市火井,大邑县唐王坝、白杉岗等地。
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天全杨、高土司侵占娄关和太平山区,辖地缩为灵鹫山以南。
解放后于1951年1月,将太平山区划归芦山县,境域至今未变。
2000年,芦山县辖6个镇、9个乡:芦阳镇、飞仙关镇、双石镇、太平镇、大川镇、沫东镇、凤禾乡、升隆乡、隆兴乡、龙门乡、思延乡、清源乡、仁加乡、中林乡、宝盛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21520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芦阳镇14530、飞仙关镇4347、双石镇8280、太平镇7312、大川镇6670、沫东镇9930、凤禾乡6197、升隆乡7227、隆兴乡5008、龙门乡8098、思延乡10556、清源乡6561、仁加乡6405、中林乡4668、宝盛乡6212、川西监狱虚拟镇9519。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侗族、瑶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2004年7月2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4]22号)同意芦山县撤销沫东镇及凤禾、清源、隆兴、升隆、中林5个乡;仁加乡更名为清仁乡。将原沫东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芦阳镇;芦阳镇人民政府驻杨家坝。将原凤禾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飞仙关镇;飞仙关镇人民政府驻飞仙关。将原中林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太平镇;太平镇人民政府驻太平场。将原隆兴、升隆2个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龙门乡;龙门乡人民政府驻青龙场。将原清源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清仁乡;清仁乡人民政府驻仁家坝。
2004年末,芦山县辖5个镇(芦阳、飞仙关、双石、大川、太平)、4个乡(龙门、思延、宝盛、清仁)。
2011年07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芦山县人民政府机关办公驻地迁移的批复》(川府函[2011]148号):同意芦山县人民政府机关办公驻地由芦阳镇平安路1号迁至芦阳镇迎宾大道9号。
芦山县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清源河,经大岩峡穿越全境至芦阳镇注入芦山河。长8.76千米,流域面积55.01平方千米,年均流量6.93立方米/秒。芦山县多为河谷平坝地带,地势北高南低。芦山县境内最高山为南天门,海拔3842米,最低点为向阳坝,海拔686米。
芦山县属中纬度内陆亚热带湿润气候,其特点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日照偏少,夏湿冬干。降雨量集中在每年6月~9月,7、8月最多。

精选留言

雅安芦山县简介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