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县
米易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省西南角,攀枝花市东北部。位于北纬26°42′-27°10′,东经101°44′-102°15′之间。东与会理、南与盐边两县山岭相连,西跟盐边、盐源两县以雅砻江为界,北与德昌县陆路相邻。米易县幅员面积2152.695平方千米,境内东西最大横跨52.5千米,南北最大纵距73.2千米。县政府驻攀莲镇,南距市政府公路里程80千米,北离省政府700千米。
地名由来:1951年5月从会理县划出平谷、河高、莲溪、昔宁等地,从德昌县划出迷易区、麻陇区和龙窝区的南坝等地,于1951年10月经政务院批准正式组建迷易县,归西康复省西昌专区管辖,1952年5月西康省西昌专员公署正式行文将“迷易县更名为米易县”。沿袭至今。元为会川路地,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置守御米易千户所,属会川卫。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改置米易所巡司,后废。1951年由德昌县南部及会理县西部合并设置米易县。仍以旧米易所为名。
【行政区划】
2012年,辖7个镇,5个乡(少数民族乡4个),88个村(少数民族村,38个),826个村民小组(少数民族村民小组187个),11个社区居委会,189个居民小组。个镇:攀莲镇、丙谷镇、得石镇、垭口镇、普威镇、撒莲镇、白马镇、1个乡:草场乡、4个民族乡:白坡彝族民族乡、麻陇彝族民族乡、新山僳僳族民族乡、湾丘彝族民族乡。
历史沿革:春秋战国时期为西南夷的邛都部落。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正式划入西汉王室版图。是时,安宁河东岸属会无县,西岸属邛都县。南北朝周武帝建德年间(572—577年),河东仍属会无县,河西属可泉县。唐天宝十四年(755年),河东属青宁郡。河西属建昌郡(今西昌)。五代后蜀明德年间(934—937年),河东地带命名为诺赕,属会川府,河西地带命名为屈部,属建昌府。明代,米易河西属建昌府,河东属会川府。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在今撤莲改设守御千户所。直属四川省行都司管辖。明永乐年间,行都司饬回族部领在今撒莲筹建分县治,因地处安宁河下游,冬季多雾。日出迷蒙,故分县治起名为迷昜(阳)县,后又相继改为迷昜千户所,相传到后来有位捐官走马上任。把县衙的迷昜误念为迷易,此后就称为迷易。清雍正年间,将迷易守御千户所划为建川南道宁远府辖。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迷易守御千户所改为迷易巡检所。1912年建迷易县佐。1941年以安宁河为界划分为2个区,分属德昌县和会理县。1950年3月25日,安宁河东属会理县的西北区,西岸是德昌县的迷易区。1951年5月从会理县划出平谷、河高、莲溪、昔宁等地,从德昌县划出迷易区、麻陇区和龙窝区的南坝等地,于1951年10月经政务院批准正式组建迷易县,归西康复省西昌专区管辖,1952年5月西康省西昌专员公署正式行文将“迷易县更名为米易县”。沿袭至今。1978年划归攀枝花市管辖,县人民政府驻米易县攀莲镇城中街。
米易县内山峦叠嶂,沟壑纵横,山谷相间,盆地交错,地势北高南低,呈南北走向。境内最低海拔点在得石镇的安宁河口,为980米;最高海拔点在白坡彝族乡的白坡山顶峰,为3447米,平均海拔1836.2米,相对高差2467米。东部安宁河谷地带地势相对平坦开阔。
安宁河是县内唯一的干流河道,属长江上游水系的三级支流。汇入安宁河的主要支流有楠木河、新开田河、小河、橄榄河、草场河、柳溪河、挂榜河、热水河等主要支流,另有汇入雅砻江的普威河、李明久河等支流。
米易属南亚热带干热河谷立体气候,有“山高一丈,大不一样”、“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境内全年干雨季节分明而四季不分明,河谷区全年无冬,秋春相连,夏季长达5个多月。气温昼夜变化大而年变化小,夏温偏低而冬温偏高,多年平均气温19.7℃,极端最高气温40.3℃,极端最低气温-2.4℃。县内日照充足,多年年均日照数2379.3小时,太阳总幅射量140.5千卡/平方厘米·年,大于0℃的平均年积温7208.2℃。多年年均降雨量1112.6毫米、年均风速1.9米/秒、年均无霜期307.5天、年均出现冬春少雨干旱,夏秋多雨现象,常有洪涝灾害发生。
地名由来:1951年5月从会理县划出平谷、河高、莲溪、昔宁等地,从德昌县划出迷易区、麻陇区和龙窝区的南坝等地,于1951年10月经政务院批准正式组建迷易县,归西康复省西昌专区管辖,1952年5月西康省西昌专员公署正式行文将“迷易县更名为米易县”。沿袭至今。元为会川路地,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置守御米易千户所,属会川卫。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改置米易所巡司,后废。1951年由德昌县南部及会理县西部合并设置米易县。仍以旧米易所为名。
【行政区划】
2012年,辖7个镇,5个乡(少数民族乡4个),88个村(少数民族村,38个),826个村民小组(少数民族村民小组187个),11个社区居委会,189个居民小组。个镇:攀莲镇、丙谷镇、得石镇、垭口镇、普威镇、撒莲镇、白马镇、1个乡:草场乡、4个民族乡:白坡彝族民族乡、麻陇彝族民族乡、新山僳僳族民族乡、湾丘彝族民族乡。
攀莲镇 | 城北社区,城南社区,河西社区,新北社区,青皮村,水塘村,贤家村,柳溪村,观音村,南厂村,双沟村 |
丙谷镇 | 观音阁社区,雷窝村,莫佬海村,沙沟村,芭蕉箐村,路发村,橄榄河村,小河村,新安村,牛棚村,护林村,新村 |
得石镇 | 得石社区,得石村,坊田彝族村,黑谷田彝族村,大田村,草坝彝族村,马鹿寨彝族村 |
撒莲镇 | 禹王宫社区,湾崃村,海塔村,金花塘彝族村,摩挲沟村,禹王宫村,平阳村 |
垭口镇 | 垭口社区,垭口村,马坪彝族村,安全村,回箐村 |
白马镇 | 挂榜社区,挂榜村,回龙村,白马彝族村,黄草回族村,田坝回族村,田家村,威龙村,马槟榔村,龙塘村,棕树湾彝族村,小街村 |
普威镇 | 普济州社区,独树村,街村,龙滩村,西番村,新农村,板棚村 |
草场乡 | 龙华村,碗厂村,顶针村,晃桥彝族村,克朗村,仙山村,沙坝村,山后村 |
湾丘彝族乡 | 湾丘社区,昔街村,麻窝村,热水村,杨家村,黄龙村,青山村,万碾沟村 |
白坡彝族乡 | 张门扎村,姑表村,滩脚村,南坝村,李明久村,核桃坪村,油房沟村,水路村,松坪村,桐子林村 |
麻陇彝族乡 | 中心村,庄房村,红岩村,新田村,照壁村,云盘村,马颈村,黄草坪村 |
新山傈僳族乡 | 新山村,高隆村,坪山村,中山村 |
米易县内山峦叠嶂,沟壑纵横,山谷相间,盆地交错,地势北高南低,呈南北走向。境内最低海拔点在得石镇的安宁河口,为980米;最高海拔点在白坡彝族乡的白坡山顶峰,为3447米,平均海拔1836.2米,相对高差2467米。东部安宁河谷地带地势相对平坦开阔。
安宁河是县内唯一的干流河道,属长江上游水系的三级支流。汇入安宁河的主要支流有楠木河、新开田河、小河、橄榄河、草场河、柳溪河、挂榜河、热水河等主要支流,另有汇入雅砻江的普威河、李明久河等支流。
米易属南亚热带干热河谷立体气候,有“山高一丈,大不一样”、“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境内全年干雨季节分明而四季不分明,河谷区全年无冬,秋春相连,夏季长达5个多月。气温昼夜变化大而年变化小,夏温偏低而冬温偏高,多年平均气温19.7℃,极端最高气温40.3℃,极端最低气温-2.4℃。县内日照充足,多年年均日照数2379.3小时,太阳总幅射量140.5千卡/平方厘米·年,大于0℃的平均年积温7208.2℃。多年年均降雨量1112.6毫米、年均风速1.9米/秒、年均无霜期307.5天、年均出现冬春少雨干旱,夏秋多雨现象,常有洪涝灾害发生。
精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