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县

平乐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东南部,总面积1919.34平方公里,辖6镇4乡,总人口46万,居住着汉、瑶、壮、回等13个民族。平乐古称昭州,县治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平乐专署设于此,1958年划归桂林专区管辖,至今属桂林市辖县。
境内水陆交通发达,国道323线和省道305线在境内纵横交汇,桂梧高速公路贯境而过,是桂林、柳州、广州三地间交通枢纽。漓江、茶江、荔江三江在县城汇成桂江,是桂北地区唯一通达粤港澳地区的水上出口运输通道,有“黄金水道”之称。
境内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宜人,适宜亚热带作物生长。沙田柚闻名遐迩,是中国沙田柚之乡。国家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项目落户平乐,石崖茶和慈菇通过有机产品和地理原产地产品标识认证。拥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8家,建成16个标准化生产特色农产品规模种植和养殖示范基地、2个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
县内二塘工业集中区被确认为自治区A类产业园区;能源优势明显,拥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8座,变电容量10万千伏;桂江巴江口水电站装机容量9.7万千瓦,年发电4.3亿千瓦时;矿产资源丰富,有锰、金铜、花岗岩、大理石、方解石、重晶石、石灰石等20多种,其中花岗岩的储量达11亿立方米。
县内喀斯特地貌发育成熟,形成了优美的自然风光。巴江口水电站渠化坝址至县城近60公里的桂江河道,呈现“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色,是水上旅游项目的最佳载体,独特的船家文化为桂江旅游增添了神秘色彩。狮子山国家森林公园、桂林国际旅游胜地重大项目阳光100•漓江小镇、仙家温泉综合开发、金字岭旅游景点、印山旅游码头等一批旅游重大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阳朔—平乐段漓江旅游航线成功试航。
近年着力实施县城扩张战略,积极推进县城南洲新区、同乐新区、嘉乐功能区和新安街旧城改造四大板块建设,县城正在成为集商贸、旅游、物流等为一体的宜居宜业特色江城。

平乐县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短夏长,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达310天以上。年均日照时间1414-2094小时之间,年平均气温19.9℃,年均降雨量1355-1865毫米之间。
境内处于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烈。并受季风环流影响,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总的气候特点是:日照时间长,气温高,热量充足,雨量较充沛,干湿明显。春夏多雨,常造成山洪泛滥;秋冬降水量骤减,则又出现干旱现象。全年无霜期长,具有短酷热的桂南气候兼冬寒微雪的桂北气候。
境内太阳辐射强,光能资源丰富,全年太阳辐射为105718卡/cm2。7~9月是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季节,其中7月是全年最高值,达14015卡/cm2。5~10月总辐射量68971卡/cm2,占全年总量的65%。1958~1989年年平均日照1658.8小时,日照的年际变化大。
平乐县1957~1989年年平均温度19.9℃,最高年为20.45℃(出现在1963年),最低年为19.05℃(出现在1984年);历年月平均最低温度在1月(9.4℃),月平均最高温度在7月(28.3℃)。极端最高气温39.4℃(出现在1971年7月22日),极端最低气温一4.1℃(出现在1963年1月15日)。因县内地势南部高,森林草地覆盖面大,北部低平,森林覆盖差,所以温度的分布规律是自南向北逐渐升高,年平均气温,南部的源头一带为19.3℃,中部的同安至西部平乐镇一带为19.7~19.9℃,北部的沙子一带为20.2℃。

平乐县内探明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有30多种,主要有锰、花岗岩、大理石、硅灰石、煤、矿泉水等。主要农产品和土特产品有大米、花生、苎麻、石崖茶、水盐菜、茨菇、木耳、香菇、沙田柚、柿饼、柑橙、板栗、葡萄等。工业有采矿、建材、铸造、纺织、化工、制药、农药、食品和竹木加工等行业,主要工业产品有钢材、铸造件、水泥、纸箱等。主要旅游景点有榕津千年古榕、冷水石景苑、仙家温泉、桂江风景区、漓江风景区等,是著名的大桂林旅游区之一。
【行政区划】
2005年底,平乐县辖6个镇、3个乡、1个民族乡:平乐镇、沙子镇、二塘镇、张家镇、同安镇、源头镇、阳安乡、青龙乡、桥亭乡、大发瑶族自治乡。
平乐镇辖:大街罗汉街、中华双十街、正西正北街、下关东泉街、新安安良街、新兴半边街6个社区居委会;龙窝、南洲、马渭、龙练、金山、月城、水源、大塘、同乐、南佛、宝沙、江口、中华、太平14个村委会。
二塘镇辖:二塘街社区居委会;里渡、二塘、茶林、沙冲、乐塘、谢家、高桥、和平、大水、矮山、甄山、大展、新华、周塘、燕塘、九龙、马家、牛角18个村委会。
沙子镇辖:沙子街社区居委会;保和、围梓、维新、沙子、安隆、义和、治平、保安、安全、协中10个村委会。
同安镇辖:同安街社区居委;旺塘、仁塘、屯塘、李家、华山、大里、同安、桃村、平山、沙江、妙贝、回龙12个村委会。
张家镇辖:张家街、榕津街2个社区居委会;湖洋、朝仙、钓鱼、燕水、泮田、老埠、水山、张家、古龙、榕津、老鸦、香花12个村委会。
源头镇辖:源头街社区居委会;启善、源头、坭塘、金华、玄武、山口、下坝、朱山、螺山、木林、金井、高龙、九洞、义洞、兰洞、古营、莲塘17个村委会。
福兴乡辖:潮水、上游、上盆、高埠、民安、民益、江右、江左、密山渡9个村委会。
阳安乡辖:古端、阳安、双合、石面山、陶村、平口、加东、雷峰、久宜、善福10个村委会。
青龙乡辖:大刚、青龙、豆地、马田、平地、郡塘、莲塘、平西8个村委会。
桥亭乡辖:桥亭街社区居委会;六冲、桥亭、显堆、苍源、人和、平石、仁德、上堡8个村委会。
长滩乡辖:长滩街社区居委会;桃林、长滩、裕丰、湖塘、龙田、六合6个村委会。
大发瑶族自治乡辖:黄龙、大发、苍板、印山、塘冲、四冲、福瑶、广运、大田、巴江10个村委会。
【历史沿革】
平乐县在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人在此繁衍生息。
秦属桂林郡地,汉属苍梧郡富川、荔浦二县地。
三国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由富川县分置平乐县,以今县城北平乐溪(乐水)取名,县治在今附城乡糖榨村,为始安郡第三县至晋不变。
六朝时,宋属始建国,齐复属始安郡至隋,为第二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分始安郡,在平乐县地设乐州,平乐县属之。是年分平乐县走马坪置沙亭县。州治今附城乡南洲村。
武德八年(625年)乐州刺史江齐贤将州治、县治同时徙今县城。
贞观八年(634年)乐州改为昭州(据县城西昭岗潭取名)。
证圣元年(695年)分平乐县的永平乡置永平县。
天宝元年(742年)昭州改名平乐郡,平乐县属之。
乾元元年(758年)平乐郡复称昭州,平乐县属之。
五代时,先属楚,后入南汉,为后周辖地。
宋先属广南路,后属广南西路。
开宝五年(971年)撤永平县入平乐县。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移治城东。
元大德五年(1301年)昭州更名平乐升为府,平乐县属之。
洪武十八年(1385年)撤龙平入平乐县。
明清沿袭。
民国元年(1912年),平乐县直属平乐府。
民国2年6月,废府,平乐县属漓江道。
民国3年6月,漓江道更名桂林道,平乐县仍属之。
民国15年10月,废道设区,平乐县属平乐民团区(实际实行为民国19年冬至21年5月)。
民国21年4月6日,桂林民团区并辖平乐民团区及其9个县。
民国22年10月,分设平乐民团区(民国23年,改民团区为行政监督区,民国29年,改行政监督区为行政督察区,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至民国38年),平乐县属之。
1949年12月6日,平乐县解放,属平乐行政专员公署。
1951年8月,公署驻地从八步迁平乐镇,同时平乐县治地迁二塘镇。
1958年7月,平乐专区撤销,平乐县划归桂林专区管辖,中共平乐县委、县人民委员会回迁平乐镇。
2000年,平乐县辖6个镇、5个乡、1个民族乡。
2005年8月,撤销福兴乡、长滩乡,整建制并入平乐镇。2005年底,平乐县辖6个镇、3个乡、1个民族乡:平乐镇、沙子镇、二塘镇、张家镇、同安镇、源头镇、阳安乡、青龙乡、桥亭乡、大发瑶族自治乡。

精选留言

桂林平乐县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