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市
喀什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缘,塔里木盆地西部,地理坐标东经73°20′-79°57′,北纬35°20′-40°18′。东临塔克拉玛干沙漠,南依喀喇昆仑山与西藏阿里地区,西靠帕米尔高原。是中国最西部的边陲城市,是喀什地区行政公署驻地,南疆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农牧产品最大集散地。也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商埠重镇,东西方交通的咽喉枢纽和东西方经济文化和文明的重要交汇点。面积642平方千米,人口59.6万。有维吾尔、汉、回等13个民族,其中维族人口占75%。喀什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民俗浓郁,资源丰富,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2100多年。
【行政区划】
截至2014年10月,喀什市辖4个街道:恰萨街道、亚瓦格街道、吾斯塘博依街道、库木德尔瓦扎街道。2个镇:乃则尔巴格镇、夏马勒巴格镇。8个乡:多来特巴格乡、浩罕乡、色满乡、荒地乡、伯什克然木乡、帕哈太克里乡、阿瓦提乡、阿克喀什乡。
吾斯塘博依街道辖9个社区:尤木拉克协海尔社区、夏马勒巴格社区、努尔巴格社区、诺比西社区、齐尼瓦克社区、艾提尕尔社区、托克扎克路社区、西域广场社区、色满路社区。
亚瓦格街道辖11个社区:阔纳德尔瓦孜社区、布拉克贝希社区、托尔亚瓦格社区、江浩汗社区、欧尔达阿勒迪社区、北大桥社区、机场区社区、吐曼路社区、克然木巴格社区、阿瓦提社区、英努尔社区。
恰萨街道辖17个社区:玉瑞克巴扎社区、古扎社区、喀赞其社区、萨克也社区、库那克巴扎社区、帕衣那甫路社区、帕西塔克社区、塔古吾孜社区、新兴纺织厂社区、师范学院社区、多来特巴格路社区、天南路社区、艾尔斯兰汗社区、人民广场社区、东湖社区、艾尔斯兰汗社区、火车站社区。
库木代尔瓦扎街道辖13个社区:库木代尔瓦扎社区、英加依社区、塔哈其社区、塔西巴扎社区、加拉买里斯社区、玉吉米力克社区、克孜都维路社区、玉肉克其社区、文化路社区、克孜勒河社区、七里桥社区、健康路社区、解放南路社区。
乃则尔巴格镇辖15个村委会:乃则尔巴格村、尤喀克毛拉扎德村、托万克毛拉扎德村、巴格艾日克村、托库孜塔什村、皮合森村、塔合塔科瑞克村、恰尔巴格村、阔什库勒村、亚贝希村、古鲁巴格村、喀萨甫买里村、布恰村、尤喀克喀孜热克村、琼布斯村。
夏马勒巴格镇辖14个村委会:夏马勒巴格村、索喀库勒贝希村、库如克铁热克村、斯尔克其村、吐格拉克力克麻扎村、科克艾日克霍依拉村、亚勒古孜开比日村、吐尕依栏杆村、加拉买里斯村、克孜勒都维村、玉吉米力克村、艾斯克萨村、阿亚格帕合太克里村、苏孜克布拉克村。
多来特巴格乡辖18个村委会:亚尔库勒贝希村、艾尔斯兰汗村、琼库勒贝希村、阿克亚贝希村、科瑞克贝希村、艾斯里库勒村、喀迪木加依村、巴格其村、吐鲁番库恰村、塔吾古孜村、央不拉克村、艾格日亚村、苏皮拉村、阿亚克苏扎克村、托喀依村、托万克霍依拉村、兰杆村、提勒苏扎克村。
浩罕乡辖15个村委会:艾孜热提村、瓦甫村、库恰比西村、沙普艾日克村、沙依村、恰克沙村、库木甫提克村、巴西苏扎克村、喀日沙喀勒村、夏木帕夏村、托万喀孜艾日克村、依西强村、曲古尔村、库康村、克其克艾日克村。
色满乡辖7个村委会:墩艾日克村、阿塔古村、阿克吾依拉村、吐格村、墩吾依拉村、堤坎贝希村、科克艾日克村。
荒地乡辖8个村委会:莫尔吐尔村、托万克莫尔吐木村、索盖塔格村、艾日克博依村、库普丁麻扎村、萨依巴格村、荒地园艺村、库木巴格村。
伯什克然木乡辖21个村委会:尤喀克萨依巴格村、阿亚格萨依巴格村、兰干村、尤喀克库木巴格村、阿亚格库木巴格村、比格艾日克村、巴依拉村、英阿瓦提村、博斯坦村、塔格阿格孜村、罕乌依村、喀拉库木村、佰什托克拉克村、阿亚格斯代村、巴什斯代村、博依拉村、依恰村、巴格吾尔曼村、叶汗里村、塘乐库勒村、莫尔村。
帕哈太克里乡辖6个村委会:帕哈太克里村、索古鲁克村、肖尔巴格村、尤喀克帕哈太克里村、尤喀尔克喀库拉村、托万克喀库拉村。
阿瓦提乡辖19个村委会:英其开村委会、亚尔贝希村委会、吐格曼贝希村委会、亚喀塔木村委会、托喀木买里斯村委会、阿萨村委会、布尕什村委会、巴格霍伊拉村委会、科克其村委会、哈番拉村委会、阿曼拉村委会、喀鲁克村委会、其特勒克村委会、喀塔尔克拉克什村委会、恰尕村委会、其格勒克村委会、买提克斯木买里斯村委会、亚郎村委会、阿克吾斯塘村委会。
阿克喀什乡辖6个村委会:阿克喀什村、乌拉依木阿吉能买里斯村、阿克艾日克村、库勒村、墩村、西开尔巴格村。
【历史沿革】
喀什全称“喀什噶尔”,意为“玉石集中之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2000余年。
秦末汉初,喀什为西域三十六国的疏勒等诸国地。
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西汉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喀什与中原的联系。
公元前60年,汉朝在新疆设置西域都护府,喀什作为西域的一部分,正式列入祖国版图。
公元74年,东汉名将班超出任西域都护,这里是大本营,驻守长达17年。
唐太宗以后,这里为唐朝政府的重要军事据点,当时的安西四镇之一即为喀什噶尔。这里曾留下唐僧西天取经的脚印。
五代至宋,先后为喀喇汗王朝和西辽所管辖。喀喇汗王朝时期,曾以喀什噶尔为首府。
元代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太子的封地。明代,喀什为西域四大回城之一。直到15世纪海路开通之前,喀什作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一直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国际商埠。
清乾隆时期,这里一度是清政府“总理南八城事宜”的喀什噶尔参赞大臣驻地,清光绪十年(1884年),清政府设置了喀什噶尔道,共辖有疏勒、莎车两个府和英吉沙尔直隶厅、蒲犁分防厅、和阗直隶州。
民国年间,先后在此设立第三(喀什)和第十(莎车)行政区。
新中国成立后,曾是南疆区党委、南疆行署和喀什地委、喀什行署驻地,以后莎车专区并人喀什行政区至今。
2013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喀什市和疏附县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新政函[2013]35号):同意将疏附县阿瓦提乡划归喀什市管辖。调整后,喀什市行政区划面积由554.8平方千米增加到642平方千米,人口由55.6万余人增加到59.6万余人。
2014年10月2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将疏附县阿克喀什乡划归喀什市管辖的批复》(新政函[2014]194号)同意将疏附县阿克喀什乡划归喀什市管辖。
精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