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下区
历下区位于济南市城区东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6°39′45″,东经117°1′37″。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102米,最高为白云山,海拔545米。耕地6712.8亩占5.2%,园地608.7亩占0.5%,林地28790.1亩(不包括城区园林)占22.2%,居民点及工矿86569.3亩占66.8%,交通816.15亩(不包括城区的道路)占0.6%,水域591.45亩占0.5%,未利用地1070.25亩占0.8%。
历下区东部为丘陵区,东南部为山区,西部有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年均温14.9℃。年降水量692.3毫米。北有济南东站和黄台火车站,东有济南国际机场、济南高速公路。主要道路有泉城路、经十路、历山路、泺源大街、外环路等。名胜古迹有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龙洞、开元寺、环城公园等。
行政区划
历下区总面积100.89平方公里,辖13个街道,78个社区、21个村。13个街道分别是:泉城路街道、大明湖街道、东关街道、建筑新村,街道、千佛山街道、趵突泉街道、解放路街道、文化东路街道、燕山路街道、甸柳新村,街道、姚家办事处、智远办事处、龙洞街道。
人口
全区人口约96万。其中,常住人口56万,户籍人口52、8万,流动人口40万,人口出生率7、34‰,死亡率4、58‰,自然增长率2、76‰。辖区有少数民族有40个(回、满、蒙古、朝鲜、土家、壮族等),少数民族人口10666。
历史沿革
以区西北部战国时曾置历下邑而得名。1954年前分属第一、第二区,1955年两区合并,始称今名。1956年泺源区撤销,所属趵突泉、正觉寺两街道并入。1966年改名红卫区。1973年复称今名。1987年姚家镇划入成今境。
历下区大地构造单元,位于山东地块泰山隆起北侧,北临济阳坳陷。地质情况较简单,历下区南部即黑虎泉以南至千佛山一带,分布着古生界奥陶系下统和中统的海相沉积的碳酸盐地层。其中下统为白云质灰岩和白云岩,它的上部含燧石结核和条带,地层厚度为106.92米;中统按照沉积韵纬划分为三组六段,每组的下段岩性为薄层状泥灰岩、泥质灰岩夹角砾状泥灰岩和白云质泥灰岩,厚度为31.63米至46.70米,每组的上段为深灰色厚层石灰岩和豹皮状石灰岩,厚度为121.09米至226.46米,产珠角石化石,中统总厚度为678.64米。这些地层呈单斜构造,东西走向,倾向北,倾角平缓,一般8度左右。
【水文】历下区的河流有护城河、菜市庄河、曲水亭河、大柳行头河。护城河是在旧城四周修建的人工河,全长6260米,辖区5534米。河水源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趵突泉群、五龙潭泉群水入西护城河,经北护城河,西泺河入小清河;黑虎泉群水入南护城河,经东护城河,菜市庄河入小清河;珍珠泉群水经曲水亭河入大明湖,出小北门,经北护城河、菜市庄河入小清河。大柳行头河汇集东圩子壕沟等排水沟之水入小清河。护城河1985年辟为环城公园的游览河。
【气候】历下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多风。冬季5个月(11月至翌年3月),夏季3~4个月(5月至8月),春、秋季均不足2个月。
历下区东部为丘陵区,东南部为山区,西部有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年均温14.9℃。年降水量692.3毫米。北有济南东站和黄台火车站,东有济南国际机场、济南高速公路。主要道路有泉城路、经十路、历山路、泺源大街、外环路等。名胜古迹有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龙洞、开元寺、环城公园等。
行政区划
历下区总面积100.89平方公里,辖13个街道,78个社区、21个村。13个街道分别是:泉城路街道、大明湖街道、东关街道、建筑新村,街道、千佛山街道、趵突泉街道、解放路街道、文化东路街道、燕山路街道、甸柳新村,街道、姚家办事处、智远办事处、龙洞街道。
| 解放路街道 | 解放桥社区,历山路社区,后坡街社区,十亩园社区,青龙街社区 |
| 千佛山街道 | 佛山苑社区,千佛山东路社区,棋盘街社区,千佛山西路社区,千佛山社区,历山名郡社区,济柴社区 |
| 趵突泉街道 | 朝山街社区,趵突泉社区,青年东路社区,泺文路社区,文化西路社区 |
| 泉城路街道 | 贡院墙根社区,临湖街社区,鞭指巷社区,芙蓉街社区 |
| 大明湖街道 | 南北历山街社区,舜井街社区,按察司街社区,县西巷社区,县东巷社区,曲水亭社区 |
| 东关街道 | 菜市新村,社区,历山社区,长盛北区社区,长盛南区社区,东仓社区,泺河社区,历园新村,社区 |
| 文东街道 | 和平路社区,山师东路社区,文化东路居委会师东新村,社区,环山路社区,山大路社区,羊头峪社区,科院路社区,山师大社区,中创开元山庄社区,清华园社区 |
| 建新街道 | 解放路社区,和平新村,社区,历山东路社区,绿景嘉园社区,花园路社区 |
| 甸柳街道 | 甸柳新村,第三社区,甸柳新村,第一社区,甸柳新村,第二社区,甸柳新村,第四社区,甸柳新村,第五社区,甸北社区,甸南社区,吉祥苑社区 |
| 燕山街道 | 燕子山小区社区,燕南社区,燕北社区,燕子山路社区,和平路北社区,益寿路社区,燕文社区 |
| 姚家街道 | 仁合社区,十里河社区,友谊苑社区,三箭平安苑社区,中润世纪城社区,名士豪庭社区,姚家村,浆水泉村,荆山村,窑头村,丁家村 |
| 龙洞街道 | 下井村居民委员会转山西路社区,银座花园社区,中井村,石河岭村,西蒋峪村,龙洞村,老石沟村,孟家村 |
| 智远街道 | 济炼社区,盛福花园社区,义和庄村,邓家庄村,林家庄村,姜家庄村,盛福庄村,八涧堡村,刘智远村,贤文村,牛旺村,徐家村,草山岭村 |
全区人口约96万。其中,常住人口56万,户籍人口52、8万,流动人口40万,人口出生率7、34‰,死亡率4、58‰,自然增长率2、76‰。辖区有少数民族有40个(回、满、蒙古、朝鲜、土家、壮族等),少数民族人口10666。
历史沿革
以区西北部战国时曾置历下邑而得名。1954年前分属第一、第二区,1955年两区合并,始称今名。1956年泺源区撤销,所属趵突泉、正觉寺两街道并入。1966年改名红卫区。1973年复称今名。1987年姚家镇划入成今境。
历下区大地构造单元,位于山东地块泰山隆起北侧,北临济阳坳陷。地质情况较简单,历下区南部即黑虎泉以南至千佛山一带,分布着古生界奥陶系下统和中统的海相沉积的碳酸盐地层。其中下统为白云质灰岩和白云岩,它的上部含燧石结核和条带,地层厚度为106.92米;中统按照沉积韵纬划分为三组六段,每组的下段岩性为薄层状泥灰岩、泥质灰岩夹角砾状泥灰岩和白云质泥灰岩,厚度为31.63米至46.70米,每组的上段为深灰色厚层石灰岩和豹皮状石灰岩,厚度为121.09米至226.46米,产珠角石化石,中统总厚度为678.64米。这些地层呈单斜构造,东西走向,倾向北,倾角平缓,一般8度左右。
【水文】历下区的河流有护城河、菜市庄河、曲水亭河、大柳行头河。护城河是在旧城四周修建的人工河,全长6260米,辖区5534米。河水源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趵突泉群、五龙潭泉群水入西护城河,经北护城河,西泺河入小清河;黑虎泉群水入南护城河,经东护城河,菜市庄河入小清河;珍珠泉群水经曲水亭河入大明湖,出小北门,经北护城河、菜市庄河入小清河。大柳行头河汇集东圩子壕沟等排水沟之水入小清河。护城河1985年辟为环城公园的游览河。
【气候】历下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多风。冬季5个月(11月至翌年3月),夏季3~4个月(5月至8月),春、秋季均不足2个月。












精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