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峰县

鹤峰县,古称拓溪、容米、容阳,曾是容美立司治所,1735年改土归流后先后设置为鹤峰州、鹤峰县,隶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湖北省西南部、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南角,四境毗邻县市:东北五峰县,东南与正南湖北省石门县、桑植县,西部宣恩县,西北恩施市、建始县,北部巴东县。地处东经109°45′-110°38′,北纬29°38′-30°14′之间。 鹤峰县辖6乡,3镇,县境东西长85公里,南北宽67公里,总面积2892平方公里,人口22.02万。鹤峰水资源人均占有量、茶叶产量、磷矿蕴藏量位居湖北省首位,古生物化石百鹤玉世界罕见。是“华中天然药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各种中药材1800余种;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第四纪冰川孓遗植物保留地,森林覆盖率达到46.4%;还有世界独有的人间珍品“葛仙米”。 鹤峰是巴文化发祥地之一,经历了400多年的土司制度,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边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先后被定为国家一类老区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水资源】 鹤峰县境内河溪沟谷纵横,流程大于3公里以上的河流、沟溪112条,分属澧水、清江和沅水三大水系。 境内石灰岩广布,溶洼、漏斗、溶洞、盲谷、暗河、伏流到处可见,碟状洼地、浑圆状峰林残丘、波立谷等遍及中营、燕子、城郊、太平、五里、走马各区镇。 暗河主要分布在溇水各级支流河溪、流域中。高山岩溶地表径流渗入地下形成暗河,大都在低山一带又成暗泉涌出。尤以九峰桥河段中出现的暗河为罕见,在全长40余公里流程中,自夹沙起至云南山脚洞中流出。河道明暗相间,九进九出。最长一段暗河长约20公里,堞水南源的深溪河、三路口河下游均进入洞穴成暗河。 主要有白水沟泉流,枯水流量约0.3立方米/秒。犀牛洞泉流,洞口枯水流量约0.8立方米/秒。隔子河、七眼泉泉流群,合计枯水流量约0.3立方米/秒。大典河流域计有小岩口、挂子溪、出水洞、公泉、母泉、观音寺泉、浑泉以及北湾、西湾的细流泉群,浑泉最大,常流量约1.0立方米/秒。 境内河溪大都河床陡、落差高,径流量大。众多小溪河、伏流、暗河及泉流为主要河流逐级补给水源,径流量逐级增大,水能资源的蕴藏量十分丰富。全县可供开发量占理论蕴藏量的60.5﹪,仅开发可供开发量的3.26﹪。 【土地资源】 鹤峰土壤在成土母岩中,灰岩261.83万亩,展60.7﹪,灰绿色页岩130.14万亩,占0.34﹪,河相沉积物3.54万亩,占0.82﹪,第四季粘土0.81万亩,占0.19﹪。1982年全县通过土壤普查,查实共有10个土类,23个亚类、65个土属,169个土种。即为红壤、黄壤、山地棕黄壤、山地棕壤、石灰土、紫色土、潮土、草甸土、沼泽土、水稻土。 土壤分布从高到低依次出现黄红壤、黄壤,山地棕黄壤。垂直分布明显,阳坡分布的上限比阴坡高100米左右。山地棕黄壤在本县面积最大。在地狱分布上,呈树枝状、条带状、星岛状、格网状和扇形分布。耕地土壤大部分缺磷缺硼,有机质和氮素含量较高,氮、磷、钾、微元素比例失调,氮素利用率低。 鹤峰县土地总面积432.95万亩,人平22.54亩,耕地30.28万亩,人平1.58亩。地表切割严重,支离破碎,山高坡陡,坡度在15°以下的仅占17.89﹪。耕地可开垦系数不大,已有耕地所占的垦植指数为8.96﹪。土壤种类多,大多成地带性分布。 【植物】 林木 种类繁多,有76科、200属、517种。其中乔木80科,114属,249种。灌木32科,89属,228种。植被类型复杂,具有垂直分布的特征。中亚热带常绿阔叶、针叶混交林,垂直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区,20科60种。北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针叶混交林,分布在海拔800~1500米的中高山和高山,29科,77种。暖温带灌木草甸植被,分布在海拔1500~2095米得高山区,21科,47种。 中草药品种1800种以上,分布地域以高山、中高山为主,品质大多优良。主要有天麻、黄连、贝母、续断、厚朴、黄柏 、辛夷花、党参、当归、川杛、大黄、臼术、木桶、云木香、香附、木瓜 。 [7] 【动物】 哺乳类:华南虎、黑熊、金钱豹、豺狗、狼、狐狸、果子狸、九江狸、野猪、蠔猪、刺猬、泥猪、青羊、香樟、猕猴、野猫、狸猫、鬣狗、狗熊、野兔、黄鼠、分鼠、松鼠、竹鼠、田鼠、狗瓘子、蝙蝠、白猸、黄洋狸、水襰、家鼠。 鸟类:鸽子、野鸡、锦鸡、雉鸡、竹鸡、野水鸭、斑鸠、白鹤、灰鹤、鸿雁、岩鹰、鹞鹰、八哥、画眉、乌鸦、白颈鸦、松鸦、红嘴蓝鸦、喜鹊、猫头鹰、褐河、溪鸽、杜鹃、阳雀鸟、布谷鸟、啄木鸟、白鹫鸽、文章雀、眼鸟、山云雀、燕尾、山雀、白麻雀、黄麻雀、鹦鹉、白头翁、燕子、打鱼狼、黄莺、黄鹂、青翠鸟、绿筒子、白鸽子、山查狼、青庄。 鱼类:草鱼、鲢鱼、鲤鱼、鲫鱼、齐口裂腹鱼、马口鱼、红翅膀鱼、青鱼、岩花鱼、巴岩鱼、红尾子。溪河及塘堰有螃蟹、虾、蚌、螺狮、鳖、乌龟、黄刺骨、泥鳅、云南盘鱼。 蛇:青竹标蛇、水蛇、烙铁头、银环蛇、乌梢蛇、蝮蛇、菜花蛇(大王蛇)。 珍稀动物有大鲵、棘蛙、红腹角雉、红嘴相思鸟、麂。 【矿产资源】境内已知矿物31种,矿区矿点89个。矿藏中非金属矿储量大,矿区集中,便于开发利用;金属矿种较多,储量小,多为共生矿床,矿区矿点分散。非金属矿藏主要有磷矿、黄铁矿、煤矿、石灰石、百合石、高岭土。金属矿藏主要有铁矿、金矿、银矿、钒矿、钼矿、铀矿。 【区划人口】 鹤峰县辖6乡,3镇。 容美镇288.5平方公里、走马镇496平方公里、铁炉镇234.1平方公里、太平乡295.3平方公里、五里乡378.8平方公里、燕子乡358平方公里、下坪乡175平方公里、邬阳乡196平方公里、中营乡415.16平方公里。

走马镇走马社区大典村,大沟村,芭蕉村,北镇村,杨坪村,金岗村,周家裕村,刚家湾村,九岭村,花桥村,刘家垭村,白果村,官仓村,升子坪村,阳河村,李桥村,栗山村,时务村,金山村,楠木村,水坪村,柘坪村,曲溪村,杜家村,梅坪村,九洞村,红土村,古城村,千金村,金龙村,汪家苞村,红罗沟村,官鼎村
容美镇百鹤井居委会,车站路居委会,杨柳湾居委会,中坝路居委会,张家村,康岭村,龙井村,容美村,新庄村,屏山村,唐家铺村,庙湾村,张家坪村,官坪村,彭家垭村,观音坡村,大溪村,二果坪村,麻旺村,坪溪村,石门村,板辽村,祥台村,山崩村,奇峰村,长岭村,核桃湾村,朱家山村,板凳台村,吕坪村,细柳城村,中村,大坪村,杨柳坪村
铁炉乡三望村,犀牛坪村,马家村,细杉村,铁炉村,碉堡村,泉峪村,七里村,鱼山村,江口村,千户村,唐家渡村
五里乡青山村,金钟村,瓦屋村,紫荆村,五里村,杨柳村,南村,水泉村,十字路村,寻梅村,雉鸡村,陈家村,潼泉村,湄坪村,红鱼村,下六峰村,上六峰村,三路口村,中坪村,后坪村,柏榔村
燕子乡溪坪村,蔡坡村,瓦窑村,石龙村,新寨村,北古荒村,龙坪村,东乡村,茶店村,楠木村,桃山村,百顺村,三溪村,乔云村,响溪村,大五里坪村(夹沙)红莲村,咸盈村,大岩村,清湖村,湖坪村,董家村,车家村,燕子村,新行村,程丰村,朝阳村,油坪村,芹草坪村
下坪乡红梦村,下坪村,石堡村,两凤村,胜利村,上村,二等岩村,堰坪村,留驾村,岩门村,江坪村,东洲村,云梦村
邬阳乡石龙村,邬阳村,斑竹村,凤凰村,龚家垭村,小园村,高桥村,郭家村,百鸟村,栗子村,杉树村,三园村,湾潭河村,云雾村,高峰村,金鸡口村
中营乡黍子坪村,红岩坪村,官扎营村,青岩河村,岩屋冲村,大兴河村,王家村,韭菜坝村,长湾村,中营村,梅果湾村,白水沟村,三家台村,何家村,棕园村,青龙村,茶园村,祠堂村,白鹿村,上阳坡村,铁牛坪村,柳家村,冷竹村,夹沙坝村,汤家湾村,园井村,大路坪村,金竹园村,龙家湾村,八字山村,锅厂湾村,刘家湾村
太平乡洞长湾村,唐家村,四坪村,龙潭村,坛子洞村,茅坝村,中坪村,奇峰关村,周家坪村,槐树庄村,堰塘村,枞阳坪村,三岔口村,祝家台村,芦坪村,官屋村,水田苞村,沙园村
八峰开发区八峰行政村

全县户籍总人口223210人,其中,男性115936人,女性107274人,性别比108.1(女性为100)。年内出生人口2311人,出生率10.35‰,死亡人口1339人,死亡率6.0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35‰。 鹤峰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全县除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土家族、苗族以外,还有蒙古族、白族等少数民族。据1982年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1.15﹪,其中土家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47.41﹪,苗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3.4﹪。 【历史沿革】 鹤峰古称拓溪、容美,又称容阳。战国属巫郡,秦时属黔中郡,汉时属武陵郡,南北朝称溇中蛮,元代属四川,明清归湖广。 雍正13年(1735)“改土归流”始名鹤峰,置直隶州,属宜昌府。 光绪30年(1904)升直隶厅,隶属施鹤道,直属湖北布政使司。 中华民国元年(1912),废厅为县,直隶于湖北省。 民国4年(1915)属荆南道,民国15年(1926)属施鹤道。 民国17~22年(1928~1933)创建苏维埃政府,属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湘鄂边苏维埃联县政府管辖。 民国23年(1934)属湖北省第十行政督察区。 民国25年(1936)属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9年11月解放后属湖北省恩施专员公署。 1980年4月20日国务院批准成立土家族自治县,仍属恩施行署。 1983年8月19日,设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同时撤销鹤峰土家族自治县,仍然称鹤峰县。 鹤峰县地处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雨热同季,时空分布不均匀。雾多,蒸发小,湿度大。地表高差悬殊,切割深、立体气候显著,低山温润,中高山温和,高山温凉,春季平均90天,由低山到高山逐渐增加,冬季平均153.3天,由高山到低山逐渐减少。 日照时数低山年平均1253小时,中高山年平均1342小时。1~2月最冷,7~8月最热。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低山40.7℃,中高山35℃,高山30.2℃。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低山-10.1℃,中高山-10.5℃,高山-22.1℃。无霜期低山年平均为266天,最早初日2月14日,最晚终日12月23日,中高山年平均约200天左右。 春季降水570~590mm,占全年的27~31﹪。夏季降水743~954mm,占全年的43~45﹪。秋季降水371~470mm,占全年的20~22﹪。冬季降水97~138mm,占全年的5.6~6.5﹪。年平均降水量各地在1336.9~2189.5mm之间。

精选留言

鹤峰县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